第043章 逐鹿南大西洋(5)(第2/2頁)

“德國人現在哪裏?”

“具體位置還不太清楚,不過昨天他們襲擊了裏約熱內盧……”金上將報以苦笑,“又是夜間進攻,我軍沒法防禦。不過斯普魯恩斯將軍的動作很快,估計和敵艦隊大概相差1000公裏左右的距離。”

“他會往阿根廷跑麽?”

“有可能,阿根廷方面的裝卸工作我認為應該已完成了,除非他不要這些運輸艦獨自回地中海去,否則必須南下布宜諾斯艾利斯,斯普魯恩斯在其南下的必經之路上等著……正常的話在3月28日前後接敵。”

“很好,給德國佬一點顏色看看,壞事做多了會有報應的。”

參聯會的估計不錯,目前斯普魯恩斯艦隊與克蘭克艦隊之間距離差不多是1100公裏,前者知道後者存在,但不清楚具體方位,因此只能在對手回阿根廷的必經之路上守株待兔,而後者壓根不知道美國人已跟蹤前來。

但美國人萬萬沒想到,膽大至極的克蘭克並未像他們想得那樣撈了一票就縮回去,炸完裏約熱內盧後全軍上下感覺不太過癮,他打算帶著艦隊繼續北上去幹一票,看看能不能在加勒比方向破交一次,如果沒有,去炸一輪巴西東部三州的美軍航空基地也好——曼陀菲爾和沃勒爾的分析提醒了他,給美國人添點堵是應該的。

至於燃油消耗他一點也不擔心,大不了去西非達喀爾法國人那裏補一點,上次佛得角戰役打贏後,法軍已對德國佩服得五體投地,貝當政府配合得不得了,區區燃油還不是手到擒來?而在南大西洋晃蕩牽制英美兵力和視線也有元首的全面考慮,倒是阿根廷那些物資輸送回國並不是特別著急。隨著德軍艦隊不斷北上,他與TF44艦隊的距離不斷拉大。

就在克蘭克將南美局勢攪和得翻天覆地的當口,在外高加索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也把當地局勢攪和得一片風生水起。利用裏海解凍、後續增援兵力趕到的契機,東岸的馬利諾夫斯基不斷將增援兵力輸送到西岸來,到3月29日,在外高加索的紅軍總兵力已將近30萬。進攻集群用8萬兵力堵住伊朗一線,其余兵力在外高加索肆無忌憚掃蕩,戰役發生前土耳其人一共在這裏部署了大約12個師又4個旅,甚至還包括兩個比較寶貴的裝甲師,但在紅軍毫不留情的進攻之下,6個師遭遇毀滅性打擊,3個師又2個旅潰散,只有另外3個師又2個旅只遭到輕微損失而退回國內。

土耳其不但損失了將近15萬兵力和相關物資、裝備、補給,還把出兵以來占領的大部分外高加索土地丟得幹幹凈凈,甚至土耳其國土東北部的阿爾達漢、卡爾斯一線也被紅軍狠狠劫掠一番,殺紅眼的紅軍到土耳其國土上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見東西就搶、見女人就上,哪還有紀律兩個字?把這幾年積壓的火氣全發泄了出來。政委們或是攔不住亂兵們,或是幹脆就不想攔,隨便下面人折騰。

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本人很清醒:一沒去打波季、巴統等黑海沿線城市,那裏有軸心海軍部隊,羅馬尼亞的炮艦可不是鬧著玩的;二沒有去動伊朗人,說來也怪,紅軍不進攻,伊朗甚至德軍也沒有進攻的意向,雙方在邊境地帶維持了大眼瞪小眼的靜坐戰狀態。至於高加索山脈一線,他更沒有倉促進攻。

他考慮得很清楚,打土耳其是德國人默許甚至縱容的,所以對本方行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連轟炸機都只對付裏海和東岸的紅軍,外高加索幾乎不太來,但越過高加索打南高加索的德軍就不是什麽輕而易舉的事了,他必須先休整補充、集聚力量才有把握發起攻擊。他認為理想的攻擊時間最起碼要到4月5日以後。

朱可夫同意了他的想法,並表示會再給他5萬兵力和2個坦克旅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