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紐芬蘭(7)

紐芬蘭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島嶼,雖然面積較大(大約11.1萬平方公裏,相當於9個馬島或者半個大不列顛,在島上還有著名的因紐特人),但人口稀少,常住總人口還不到20萬——這還是千辛萬苦恢復起來的。

紐芬蘭和加拿大一樣,在一戰時候都是獨立的自治領,當初同樣派遣了軍隊去歐洲打仗,結果一戰中損失了整整四分之一的青壯男子,最後自治地位難以維持而退回去變成英國直屬殖民地,聖約翰斯是該島首府和主要港口,同時也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原本紐芬蘭島沒這麽重要,但因為大西洋傳統航線被截斷,紐芬蘭作為距離大不列顛最近的大型島嶼基地和靠近格陵蘭島和北大西洋航線的重要作用開始體現出來。

在美國的撮合下,該島最後變成英加航線起點和北美主要物資運送的集散地。根據三者間的聯合備忘錄,需加強紐芬蘭的防禦力量和運輸能力,航空力量顯然是由美國提供,本來美方提出陸軍也由美軍提供,丘吉爾基本都答應了,但以保守黨傳統勢力為基礎的國會卻認為這對紐芬蘭的未來很“危險”——經濟上、防衛上全部仰仗美國,等戰爭勝利後紐芬蘭島還能屬於大英帝國麽?

加拿大對紐芬蘭也有領土期望,希望能夠把該島並入本國,一旦美國控制了紐芬蘭,等於對加拿大東部沿海形成鉗制——現在同盟時期大家你好我好,差點恨不得穿一條褲子,將來怎麽辦呢?於是提出由加拿大自治領派護航艦隊,由英國派陸軍,但這樣一來美國不幹了,商量來商量去,最後約定護航軍艦由美、加聯合派遣,陸軍由加拿大派遣2個師承擔防禦任務,同時加拿大的愛德華王子島也派駐部分美軍陸航,總算是皆大歡喜。

經過這番調整,雖然英國人還是名義上的紐芬蘭政府控制者,同時也兼任海運委員會主席,但大英帝國一切用度都要仰仗美國和加拿大提供,這頭銜除了能大大方方求人之外,基本啥事也管不了。

從軍事角度來說,如果真要將紐芬蘭打造成為一個碩大的軍事基地,其機場應散開分布,以免在敵軍一次突擊中盡數毀滅,但由於開辟戰略空運航線的急迫再加紐芬蘭島其他區域還比較原始,70%以上的機場都集中在聖約翰斯周圍,另外有30%的機場集中在該島西面、面向加拿大的科納布魯克和約克港一帶,兩個加拿大師也是一邊配置一個。這種分布是有重大講究的,西面基地主要承接加拿大和美國五大湖地區提供的物資,東面基地主要承接美國東海岸和南美各國提供的物資,所以要分開管理以免混淆。

德國情報機關知道這個分布情況並通報了艦隊,作戰計劃擬定時,理論應兩處地方都進行突擊,但小澤考慮到艦隊一共只能出動200余架攻擊機,而且已分成兩個進攻波次,再將第一攻擊波分解開來力量就削弱得太嚴重,於是說服了艦隊其他高層,第一攻擊波只打聖約翰斯,第二攻擊波再進攻西面的科納布魯克。

為最大可能地達成癱瘓機場的目的,德軍轟炸機投下的大多是100公斤重的小炸彈和燒夷彈,保證了同樣載重前提下獲得更多的覆蓋範圍,但讓德國飛行員們始料未及的是,他們才向一個停機區投擲了幾十顆炸彈,下面居然發生了連鎖爆炸,轟隆隆聲音一片又一片傳遞開來,機翼殘片、引擎零件、機載武器和物資構件被氣浪一堆堆地掀上天空。

幾架飛得較低的攻擊飛機甚至自身都被沖天的火焰和氣浪沖擊得搖搖晃晃。

“哇……太棒了……太刺激了……這些飛機是加滿油的,全是定時炸彈!”一個投彈手在電台裏興奮地大叫,得到一大堆人附和。

他們壓根不知道,除飛機加滿油之外,機艙裏還滿滿當當地塞著寶貴的航空燃料——全是供應給不列顛人的,英加航線被封鎖,糧食和一般燃油還能湊合,最重要的航空燃料必須依靠美方提供,周日下午正好陸續完成物資裝載,現在全變成了殉爆的炸彈。

連環反應的爆炸席卷了機庫和跑道,再加上德軍投下的燒夷彈,點起來一片又一片,從天空中望下去,下面仿佛像一片流動的火海,然後這條火龍繼續挾裹著其他燃料、物資、彈藥發生爆炸並熊熊燃燒,把另外的戰鬥機、攻擊機全部也給引爆了,甚至連機場附近的高射炮陣地都維持不住。

在攻擊機肆無忌憚投彈掃射的當口,戰鬥機也在大開殺戒,為最大限度達成進攻效果,至少有一半戰鬥機攜帶了小炸彈,他們匆匆忙忙投下炸彈之後,就開始猛烈壓制那些聞訊趕來的美軍巡邏飛機和匆匆忙忙起飛的戰鬥機。

與珍珠港戰役不同,紐芬蘭島當時一共有24架戰鬥機在執行巡邏任務,緊急狀態之下還有10多家飛機飛了起來,基本都是P51或P47,可惜他們的數量太少,又是在慌亂中投入戰鬥,10分鐘激戰後悉數被德軍護航戰鬥機擊落,德軍為此付出了4架Bf-219戰鬥機,3架He-218和1架Ju-98的代價,整體交換比例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