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南亞之虎(17)(第2/2頁)

“島上人少了很多,軍艦似乎也少了一些……”

“長官來救我們了,美軍在倉皇撤軍,讓大家保存有生力量,務必堅持到聯合艦隊到來。”柴崎問道,“我們還有多少人?”

“可能還有200多個,所有人都分散開來,不知所蹤,今天有幾個士兵餓得發慌去偷美軍的補給,後來沒能回來……”

柴崎一臉黯然:“告訴大家,堅持下去,黎明就在眼前了!”

“本艦隊目前正返回珍珠港,將於休整、補充完畢後返回澳洲執行有關命令,預計來回需一個月……”接到回復電報後,馬歇爾和羅斯福深表吃驚,參聯會還沒就這個電報答復做出回應,當天有關下一財政年度軍費討論會上,有人忽然就尼米茨這一顯而易見引起分歧的舉動發表評論。

“他這是抗命!”有人不滿地嘀咕。

金上將大怒,吼道:“誰他媽在私下亂議論,有種到台上來說!”

李海的眉頭跳了一跳,向金上將投去意味深長的眼光,但並未說什麽。

國會議員戴維斯沒用“抗命”這樣敏感的字眼,但認為尼米茨“膽怯”,他滔滔不絕地發表了一通演說,最後只有一個意思——太平洋艦隊應該勇敢地撲上去,像鬥士一樣戰鬥!

但金上將再次為尼米茨辯護:“我認為把僅剩的賭注都壓上去是不對的,這樣場面很容易失控,賭贏了都好說,賭輸了怎麽辦?我們還能派出第二支去澳新的艦隊麽?還是說,你們打算澳新連印度都不要了?”

其他人無言以對。

金上將不好惹,有人把矛頭指向了陸航總司令阿諾德,指責陸軍航空兵作戰不利:第8航空隊在歐洲鎩羽而歸,第7航空隊在遠東表現不力,其他航空隊則在加勒比海和巴拿馬戰役中表現得像一團狗屎!

沒想到一直以來溫文爾雅的阿諾德今天像一頭暴跳如雷的雄獅,憤怒地拍著桌子咆哮道:“當初你們說要先歐後亞,認為日軍不足為慮,把最好的飛機,最優秀的飛行員都抽調去歐洲,然後現在抱怨我們不行?

敵軍飛行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在軍隊中摸爬滾打,把軍人視為終身職業,以從軍為無上光榮,在國內受人普遍尊敬和敬仰,是姑娘們最熱衷交往的對象;而我們的飛行員以前要麽是飛農藥機,要麽是飛表演機的,要麽是飛國內民航的,當兵被人說是浪費資源,是傻大兵,國防經費砍了又砍,別說找個好姑娘,上次大戰退休老兵的補償金你們都要克扣、賴賬!

飛行員已是我們這裏表現最好的兵種了,其他兵種你們去看看?別說打仗,很多人聽見槍聲就會發抖,戰爭時期你們需要軍人,和平時期卻不在意、不重視、不提供資源,現在反過來卻要求他們和敵人千錘百煉的精銳是一個水平,這是什麽樣的混蛋邏輯?”

他火氣之大,連馬歇爾都制不住他,史汀生向羅斯福報以苦笑:阿諾德聽著是在抱怨國會議員,但似乎把矛頭對準了總統本人的先歐後亞政策。

但政治家就是政治家,羅斯福沒直接對阿諾德的抱怨表示什麽,反而因勢利導地指出:要在本年度實際軍費800多億的基礎上,1944財年至少再增加一半,達到1300億(1941年美國全部國民收入只有1245億),正常收入如果不足就要求額外發行500億國債。

這數字如果讓霍夫曼聽到一定會大驚失色,實際歷史上美國軍費開支最高的1944年只有874億美元,1300億的數字等於美帝也開始窮兵黷武了。

議員們同樣呆住了,這麽大手筆下去,先別說財政能不能承受,通貨膨脹水平是徹底不能看了,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場戰事短期內沒有結束的可能,1300億的水平在今後只會增加不會縮減。

與會眾人議論紛紛,冷不防第二顆重磅炸彈扔進會場:派駐在埃及的特工發現大批軍艦和運輸艦渡過蘇伊士,運輸船上除了物資還有軍隊。

“這是要去進攻印度還是去進攻南非?”會議氣氛驟然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