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高加索(8)(第2/2頁)

羅科索夫斯基靜靜地聽朱可夫說下去,他已意識到對方手裏掌握著比他更全面和充分的數據。

“我們還有900萬軍隊,如果按前21個月的消耗速度,還能維持近2年——事實上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那種狂風暴雨般進攻的勢頭已過去了,目前我們的平均傷亡在緩慢下降,但軍事資源枯竭的速度遠遠快於兵員枯竭的速度。以坦克為例,我們目前的生產量是2500輛一個月,大約是德國人的2倍,但德國人大部分是4號或虎式,小部分是突擊炮,沒有一輛輕型坦克,而我們生產了大約800輛輕型坦克,這一點價值也沒有。如果完全轉產T-34或更新的T-43,產量馬上就會掉到2000輛內,哪怕再加300輛一個月的美國物資——雖然美國人還沒達到他們做出的承諾,我們也只能達到2300輛,而德國將會提高到1500輛以上。按這個水平,別說1:4(坦克第4集團軍打出的交換比水平),就是1:3甚至1:2的戰損我們都耗不起。”

有一點朱可夫沒說,羅科索夫斯基也心照不宣地不提:最近坦克質量下降得很厲害,有些防禦裝甲質量差到離譜,別說50mm反坦克炮,就是德軍已淘汰的37mm反坦克炮配上鎢芯彈都能洞穿。

“德國人窒息我們的第二點證據是破壞我們的外援通道。看上去都是巧合,但敵人明顯在圍繞這個目標執行,他們掐掉了北極航線,占領伊朗和中東後又掐掉了南部航線,現在只有太平洋航線還能維持一點運輸噸位,能持續多久我表示十分懷疑。我和英國代表交流過,他們自己的坦克現在都開口問美國人要,根本沒余力再支援我們,在德國得到中東後,他們甚至連原油都開始嗷嗷待哺。第三點證據是原油,德國人逼著我們炸毀了巴庫——破壞程度比他們用飛機轟炸還徹底。美國人雖然強大和富裕,也願意支持我們,但現在根本不可能輸送足夠的物資,前兩天莫洛托夫外長提出加大成品油供應的請求,他們同意了,但隱晦地表示他們可能會優先保證英國人的需要。”

羅科索夫斯基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幾個月前,斯大林同志試探性地提出了媾和……”

“媾和?”羅科索夫斯基睜大了眼睛,驚呼起來。

“小聲點,你這樣能保守住黨的機密麽?”朱可夫不滿地瞪了對方一眼,“中間人是保加利亞沙皇鮑裏斯三世,希特勒同意媾和,不過條件很高。”

“什麽條件?”羅科索夫斯基小聲地加了一句,“如果不涉及重要機密的話,我很想知道。”

“反正外面小道消息滿天飛,告訴你也無妨。第一,無條件承認那些‘東方國家’獨立;第二,賠償德國人1000億馬克;第三,我們從現有實際軍事分界線向後撤退400公裏,將這些地方連同德軍已占領的國土交給偽軍建國——至於我們失去的土地,德國人慫恿我們向阿富汗、印度進攻,從那裏獲得土地作為彌補。斯大林同志只肯答應頭兩條,保加利亞人居中斡旋,後來德國人主動做了些讓步,賠款增加到2000億,後退減少到200公裏,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這樣的重要城市控制權不變,但列寧格勒除外。”

羅科索夫斯基進入了一頭霧水的狀態,他不明白為什麽朱可夫要告訴他這些。

“其實很簡單,我想在斯大林格勒打一場阻擊戰,消滅掉敵人50-60萬兵力,然後有條件推動議和——蘇維埃太需要一個喘息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