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大殺器(中)(第2/2頁)

“那就意味著要抽調50名海軍軍官。”草鹿任一有些心疼地說道。

“不要舍不得,這一點我和山本君的態度是一致的,就從現有艦隊中選拔吧——優先選用年紀輕、外語好的優秀軍官,多安排一些航母軍官。”

冢原二四三嘆了口氣:“好吧,既然長官已下定了決心,航母軍官我來安排,不過最多只能給20個。”

“20個可以了,草鹿君負責抽調其余30個。”

互派軍官是雙方易貨交易之後的第二筆重大協定,雙方將派遣分別派遣50名校、尉級軍官展開對等交流,德國急需日本有經驗的海軍軍官,而日本對德國陸軍軍官和潛艇骨幹很感興趣,特別是裝甲兵軍官更不能缺——否則一堆坦克運回去沒人懂作戰指揮也是大麻煩。在這一點上又是陸軍有求於海軍,海軍內部對是否承擔這種代價意見不一,山本五十六顯見是支持的,但軍令部系統有不同意見,雙方把皮球踢到了聯合艦隊這裏,堀悌吉也是支持的,但需要說服手下——抽調的可都是在艦上的骨幹。

這兩天在意大利,堀悌吉等日方高層已在顯擺的墨索裏尼帶領下參觀了各種類型的意大利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經德方卓有成效的改造,意大利工業水平足足提升了一個档次。堀悌吉是當過公司董事長的,對生產制造比其他高級軍官有更深感悟,他明顯能感覺出意大利工人沒日本工人吃苦耐勞,但他們的技術水平、裝備能力與生產效率卻是日本不能相比的,至少在意大利的重要裝備工廠已完全實現了標準化作業——零件完全可以通用互換,且不必像日本那樣過於依賴熟練工人的手上技術,這對於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迅速擴大產量是十分關鍵的。

他在裏面看到了很多德國工程師在現場指導技術細節、優化調整作業流程。特別給他感觸最深的是德意軸心一體後,意大利與德國很多裝備都開始統一。比如步槍,包括意大利在內的軸心各國都開始換裝德國的毛瑟98K,意大利兵工廠在全力以赴生產有關7.92mm子彈——全是從德國本土搬遷過來的生產線,至於意大利本土的彈藥已陸續在清理了。

到這時他才明白為什麽德國人交付給他的步兵輕武器中有一大堆意大利武器,這批軍火是日德貿易的一部分,德國先交付給日本,由日本去賣,他知道國內對華軍火輸出達到了一個高峰,現在開始叫庫存不足了,這一批德國剩余軍火輸出之後會先讓陸軍把最好的部分挑走,然後再倒手到中國或暹羅後能凈賺不少——德方給的發賣價十分優惠。最初他以為全是德國繳獲的外國武器,現在才明白還有意大利換下來的舊貨。

“貴國毛瑟公司在生產什麽呢?”

“他們在集中精力生產技術要求更高的薄殼彈藥與新式步槍,出售給貴國的20mm機炮彈藥就全是薄殼彈藥。”

新式步槍包括STG43突擊步槍與G43半自動步槍兩類,德國沒打算瞞著日本,瞞也瞞不住,這些武器已開始在東線陸續裝備,施佩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2年內基本完成換裝。日本方面看過新步槍後也頗為心動,但打聽彈藥消耗量後卻只能嘆氣——如果日本也用上這樣的步槍,孱弱的後勤補給恐怕首先得垮台。而薄殼彈更讓日本人嘆氣,配上德國機炮後,飛Bf-219的艦載機飛行員用了都說比國產機炮彈藥強2-3倍,問了各大兵工廠答復說很難國產,於是全部得進口。

當得知德國把Bf-109、3號坦克底盤生產線等重要裝備都整體搬遷至意大利生產後,他驚訝得無以復加,現在他總算明白了為什麽意大利人肯把海空軍的指揮權全部交給德國人,因為德國切切實實給了意大利好處。堀悌吉在考慮能不能把一些生產線也搬到日本去,別的不說,光是那批機床就讓他很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