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俄羅斯的冬天(1)(第2/2頁)

他看到過內部情報人員提交上來的有關德軍1943型部隊整編情況報告,按照德國最高統帥部和軍備部的計劃,武裝黨衛軍將在12個月內、國防軍將在18個月內完成全部標準化師的改造,一開始紅軍總參謀部的眾人都以為德國人在吹牛,有關編制接觸過以後就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大大超越了德國人目前的裝備水平,以裝甲擲彈兵師為例就特別顯著——這是1942年夏才出現的新部隊編制,在規劃中的明確要求是編成20個以上。

一個裝甲擲彈兵師將包括2個裝甲擲彈兵團和1個炮兵團,每個團均下轄4個營;裝甲擲彈兵營將包括兩類,一類是輕型營,全部搭載卡車或其他車輛的摩托化步兵——套用紅軍標準就是機械化步兵;另一類是重型營,全部搭載半履帶式裝甲車,一個團擁有的輕型營和重型營各有一半。

炮兵團所屬的4個營包括2個輕型榴彈炮營(每營裝備16門自行105mm口徑榴彈炮,綽號黃蜂,但與歷史不同,其搭載底盤是三號),一個重型榴彈炮營(裝備為12門自行150mm口徑榴彈炮,綽號野蜂,但與歷史不同,其搭載底盤是T-34),1個反坦克營(裝備54輛三號突擊炮或追獵者,還有12門75mm反坦克炮)。除此之外,師本級還有5個獨立營和7個獨立連單位(裝甲師分別是6個和8個),因此裝甲師被形象地稱為468型,裝甲擲彈兵師是357型。

獨立部隊中包括1個裝甲營(54輛4號坦克)、1個偵察營、1個工兵營、1個防空營(24輛二號防空車,裝備4聯裝20mm高射炮,綽號蚱蜢,16門88mm高射炮)和1個輜重營。7個獨立連包括警衛連、通訊連、憲兵連、醫療連、後勤連、運輸連和軍樂隊,總兵力大約1.7萬人。

但斯大林知道,如果讓德國人把自身工業能力挖掘出來,包括德意軸心一體化和歐洲一體化得到有效運轉之後,這些裝備是難不倒德國人的。蘇聯一個月都能生產2000輛坦克,德國全力以赴後不會更少只會更多,而德國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又超過蘇聯貨。現在德國人拿到了油,占領了北非豐富的礦產地,連唯一的制約因素都不存在了。因此,他不敢讓部隊退也不能退——如果放任德國休養生息,再過一年戰爭就徹底沒法打了。

斯大林估計得很不錯,在霍夫曼的時間表上,1943年東線的任務還是繼續堅守現有防線同時給紅軍放放血,等到1944年標準師全部完工之日才會是蘇德總決戰的好時候,現在德軍的目標不是占領蘇聯這裏、那裏,而是要確保東方國家的正常運轉,掐斷美國給蘇聯的物資援助,用高交換比慢慢窒息紅軍的恢復能力。

在最高統帥部的計劃中,擁有這樣編制的部隊不是一個或幾個,根據霍夫曼的要求,468型裝甲師將是35個(國防軍28個,黨衛軍7個),357型裝甲擲彈兵師是20個(國防軍16個,黨衛軍4個)。

令斯大林感覺恐怖的第三件事是東線德軍兵力密度的增加:根據紅軍情報人員掌握的消息,德軍自原南斯拉夫撤出大部分力量並投入東線後,又從北方挪威集團中抽調出了3個師投入東線,其中就包括一個裝甲師,除這些部隊外,俄羅斯解放軍的編組進程大大加快——與東方國家國防軍側重於守衛後方不同,俄羅斯解放軍是直接配屬於一線德軍協同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