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Z計劃(3)(第2/2頁)

雷德爾心裏“咯噔”一下,連忙問道:“多少錢?”

“預計4000萬馬克一條。”

雷德爾感覺自己要昏過去了,光這批驅逐艦就要9.6億馬克,按3年均攤,一年也要3.2億。他不知道的是,霍夫曼其實還提出了刺猬級的放大版——開發5500噸級輕巡洋艦,但不論是設計還是船台都支撐不住了,只能暫緩。

最後終於講到了潛艇,由於VII級潛艇進入最成熟的建造期,價格大約壓到了800萬馬克一條,體積略大的IX級潛艇建造價格大約是1100萬馬克一條——這是德國為數不多的、價格低於世界水平的海軍裝備。但雷德爾從設計圖上看到的顯然不是VII或者IX級,那是一種全新的潛艇設計,相比較以往,新潛艇流線型的外觀更簡化,有利於減少潛航阻力。從數據得知可攜帶23枚魚雷或17枚魚雷加12枚水雷的組合,艇首有6座魚雷發射管,火力水平也不低。

“該設計擬定為XXI級,它改進了舊有電池容量,能達到VIIC型的3倍,增加了水下航程並縮短了所需浮出水面的時間。該級最大優點是僅僅只需5小時的通氣管充電時間就可擁有以5節速度連續潛航2-3天而不必重新充電,完全具備了高超的隱蔽特性,較難被追蹤而摧毀。其水面最高航速超過16節,高於各類型運輸艦或商船,續航力高達1.5萬海裏,可用於全球戰場。”鄧尼茨對各項性能如數家珍,“該艦同時還擁有特別的液壓魚雷系統,能讓裝配魚雷的時間變得很短,足以在20分鐘裏發射18條魚雷,如果配合新研制的G9氧氣魚雷(93魚雷德國改進版)效果會更好。他同時還擁有目前最先進的聲納系統,在發射魚雷時不需借由潛望鏡就能瞄準,大大增加了隱蔽性。”

霍夫曼對XXI級的優點甚至比鄧尼茨還清楚,歷史上這款潛艇就被稱為第三帝國最好的潛艇,但建造過程因為兩個原因被耽誤以至於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一,為彌補1943年春開始的大量潛艇損失而拖延了新潛艇建造時間;第二,因英美轟炸加重,迫使鄧尼茨采用分段建造再組裝的流程,各廠水平不一,組件經常有組裝不上需彌補的毛病,耽誤了建造時間。

但現在“超級機密”提前被摧毀,德國嚴格遵循了6-9個月更換密碼的規定,英美無法通過密碼破譯占便宜,只能靠雷達、聲呐和護航航母體系來提升反潛能力,U艇損失率上升是一定的,但不會出現歷史上大幅上升的結果,同時英美空襲也初步受到遏制,不如歷史上一樣為所欲為,各制造廠的水平與效率也強於歷史。

“價格怎麽樣?”

“大約1900萬馬克一條,大規模建造可壓低到1600萬以內。”

雷德爾心裏很緊張,他還不知道鄧尼茨要多少,如果開口要100條,那直接就20億沒有了。

但元首並沒有提數量,只問道:“我非常關心開工時間。另外,我認為剩下的那門20mm高射炮也可以取消——與飛機戰鬥不是潛艇的任務,您應當指望航空戰列艦。”

“是,元首。我預計7月定型,然後可以投入生產,單條建造時間預計50-60天,我們可以同時開工15-18條。”

“很好,8月份必須開始新型號生產,其他型號一律停工,爭取將同時開工水平提升到25條以上,時間可以放慢一點,但必須保證質量。”

鄧尼茨有些著急:“這恐怕不行,新潛艇建造速度比較慢,如其他全部型號基本停工,下半年艦隊數量會補不上,畢竟我們的作戰範圍已擴大到了印度洋,規模缺口很大……”

“數量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我已找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

“是什麽?”鄧尼茨和眾人一樣迷惑不解,難道元首還能變出潛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