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大河曲部之戰(9)(第2/2頁)

按照德國制定的標準與要求,西歐各國,特別是荷蘭、比利時、法國拿到了很多野戰口糧的制作訂單,一開始國內資本家還不滿意,認為這類產品生產並沒有技術含量,訂單大量外流讓這些國家白白賺了錢還損失了國內產品的銷路,但隨著大規模軍工制造的推進,國內生活物資消耗開始加大,有關農產品滯銷的顧慮完全消失了,而得到實惠與好處的西歐各國輕工業資本家首先開始擁護德國的訂單政策,然後各國農民也表示很滿意,特別是法國農民階層在政治上擁有傳統勢力,對德國的好感度予以增加,而一貫以農業突出的軸心小兄弟們,包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更是傾盡全力接下物資訂單,意大利的資本家對此也躍躍欲試。

在霍夫曼的充分動員與巧妙設計下,現在不僅全歐的重工業、連輕工業和民用工業都開始深刻卷入大戰了,各國都受益於德國的戰爭景氣而發展,讓人覺得德國提出的歐洲聯盟共同發展並不是空洞的口號,唯一讓人擔憂的恐怕就是德國的支付能力,這些賬單德國小部分是用軍火和其他設備償付的,還有一部分是用黃金等貴金屬支付的,其余大部分是用帝國馬克記賬的德國債券支付的,這些債券每年會消滅大部分——被占領各國要支付占領費、付出贖回俘虜的費用,但少部分仍以純粹國債的形式保留下來。對這種債務霍夫曼對此毫不擔心,各國高層和資本家們也很有信心——德國打贏了還怕沒錢付賬?現在仍堅持德國要全額用外匯或貴金屬付錢且貿易額度較大的國家只有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瑞典鐵礦是德國離不開的,霍夫曼無話可說,葡萄牙是偏英美的,采取這種做法也符合其立場,唯獨西班牙這個白眼狼的行為一直讓霍夫曼恨得牙癢癢。

當然後勤機關還有顧慮,生怕這些軍需食品被下毒,但經過反復抽查、檢驗,最終認定這些國外供應的口糧基本是合格的——蓄意投毒的壓根沒有。

現在,曼施坦因和海因裏希等人就在指揮部裏啃著這些新型野戰口糧指揮作戰,這不僅是最高指揮官標榜與前線官兵同甘共苦,同時還可以感同身受地體會到補給與饑餓狀態,這更有利判斷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海因裏希在下車的第一天就看出了曼施坦因的計劃,知道這個善用奇兵、巧計的元帥絕不會傻呆呆地與俄國人拼陣地戰,從他不戰而退放棄頓河彎曲部的舉動就知道他在醞釀大計劃,不過對某些具體指揮策略他依然持有不同觀點。

他問曼施坦因:“真的不進行炮火準備?”

“用不著,這是突襲,炮火準備反而會提醒紅軍……”曼施坦因擡眼看了看手表,“等明天上午部隊穿插到位才是炮火準備的好時機,希望我們的營、團一級指揮官聰明一點,別傻乎乎跑錯位置挨自家的炮火。”

“這是不可避免的。”海因裏希輕輕搖了搖頭,“只希望損失不要太大。”

“是啊……”曼施坦因也嘆了口氣,“為打出高交換比,我算死了無數腦細胞才設計出這個方案,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只有死守壕溝再打一次陣地戰了。”

參謀長韋勒擡眼看了看墻壁上的掛鐘,分針滴答滴答地走到了指定位置,所有進攻單位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