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甲事件(下)(第2/2頁)

本來私下嘀咕也就算了,偏偏這些話被山本五十六聽見了,他本就對豐田副武意見極大(山本一再說海軍內兩豐田決不可用,一個指豐田副武,另一人為“官迷”豐田貞次郎),現在聽到對方如此大放闕詞,實在壓抑不住憤怒而暴跳如雷。山本軍銜比豐田副武高、資歷也比他深厚,後者最後沒敢還手,可海軍大臣打了軍令部次長總歸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件,涉及到軍政與軍令的協調問題,再加上打人現場這麽多雙眼睛盯著,消息不可避免的擴散開去了。

陸軍各將領最初以為海軍肯定要息事寧人,山本大將說不定會私下道歉,但事態發展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在這件事上支持山本的人很多,在很多人看來,山本打贏了珍珠港,山本拍胸脯擔保的堀悌吉打贏了南太平洋戰役,教訓一下寸功未立、不知天高地厚的豐田副武不算什麽,這種聲音如此之大搞到後來連伏見宮博恭王都開始討厭豐田副武多嘴多舌了。

本來消息還在東京軍政高層中流傳,但不知怎麽消息傳開說軍令部不肯將武藏調給前線,包括近藤信竹、清水光美等一大批在前線的艦隊派骨幹急了,連忙發電報往東京罵人,鼎力支持堀悌吉的做法,不認為拿大和出擊怎麽樣,負傷的大和至少比“大和旅館”要好聽,至於武藏造好就要用,現在印度洋戰略是國運之戰,不用武藏難道造出來發黴?風波越來越大,鬧到最後連裕仁都開始關注這件事,所以豐田副武的命運很快就注定了,第三天被勒令轉入預備役,同期簽發的還有晉升堀悌吉為海軍大將的命令,軍令部次長則換成了古賀峰一。

整個事件人稱海軍甲事件(又稱豐田事件)。當然,大家都是高層精英,誰也不會簡單地將山本教訓豐田看成是兩人的私人恩怨,這完全是皇族軍令以後軍政、軍令兩者不協調的緣故,陸軍的情況比海軍稍微好一點,因為參謀總長東久邇宮稔彥王聽石原莞爾的,而石原莞爾與陸軍大臣多田駿關系很密切,陸軍次官下村定的表現也很低調,所以陸軍4巨頭保持著面上的一團和氣。

不過與日本海軍中下級軍官一體擁護山本、堀悌吉的路線不同,陸軍內部對於南洋收縮、中國撤軍一直很有抵觸情緒依然很重。煙俊六本人是支持收縮的,雖然收縮力度與強度與石原莞爾想法不完全一致,但他深感控制不住下面的將領,所以才會有提交名單的舉動——他本是為了向東京表示下面的抵觸情況有多嚴重,但事態發展到了他完全沒想到的程度。

如果是以前的石原莞爾說不定還有耐心做做名單上這批馬鹿的思想工作,但在海軍大勝成績與豐田事件的刺激下,他的手段也變得激烈起來,以煙俊六名單為依據,11月9日陸軍省一口氣下達了將3個中將、7個少將、14個大、中佐轉入預備役的命令,全部是中國派遣軍內反對撤軍的人物,人稱陸軍甲事件(又稱多田裁將,多田駿哭,我被人當槍使了呀),這激起了中國派遣軍的強烈反彈,但石原莞爾比他們更強硬,告訴他們如果不撤軍,下個月給中國派遣軍的軍火物資全部扣發,這一點打中了派遣軍的要害。由於參謀總長東久邇宮稔彥王的大力支持與疏通,最後人事調整方案被確定了下來。

倒是以前一口一個反對撤軍的百武晴吉大概被瓜島的慘狀嚇壞了,這次成了積極調整的鼓吹手與擁護者,因此17軍的建制重新恢復,成為印度作戰的主力部隊,而18軍抽調出來的師團和中國戰場抽調出來的3個師團將成為預定的印度派遣部隊。不過陸軍打印度還要點時間,至少海軍打通印度洋航路、獲得印度洋制海權之後才能把陸軍部隊送過去,因此石原莞爾還有機會對派遣軍進行完善。

至此,所有人都明白,石原莞爾賭上了自己的一切,他的政治生命已與印度洋攻略完全聯系在一起了,一旦有所波折,完全會是粉身碎骨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