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甲案乙案(上)(第2/2頁)

石原莞爾用一句話總結概括三國同盟比較可行的目標:中立蘇聯,先打翻英國,最後三國同盟集中力量對付美國!

如果說科爾的發言還只是最初震蕩的話,號稱智將的石原莞爾發言則引起了軒然大波,唯一比較和諧的是,這次陸軍眾多將領聽到從中國撤軍的字眼沒那麽激烈地站起來反對,因為德國和石原給他們指了一個似乎更有價值、更容易征服的目標——印度,而且還不用北上去和蘇聯人死拼,這是符合他們胃口的。

面對議論紛紛的會場,主持人宇垣一成沉聲問山本五十六:“海相閣下,印度洋作戰對海軍有無困難?”

“單從作戰而言海軍困難不大,大不了將其當做是一次類似於珍珠港的攻擊,但是……”山本五十六補充說明道,“印度洋作戰從集結、出發、作戰到最後返回,沒有4-6個月時間是不行的,這樣一來南洋方向便會面臨較大問題,許多島嶼將保不住,美國人不僅會攻擊絕對國防圈,甚至還可能襲擾本土。”

伏見宮博恭王補充道:“目前帝國海軍仍占有優勢,在印度洋領域無論是英、美單獨還是與英美聯合作戰,我海軍都有戰而勝之的把握,但這個優勢期恐怕沒有石原次長所說的一年,估計還能剩下6-8個月。而且如山本大將所說,一旦主力西進,南洋問題便會急劇惡化。”

“不西進的話,南洋島嶼能否守住?”

“恐怕很難……”

陸軍次官井上成美站起來插話道:“既然你們都贊同從中國撤兵,縮減南洋占領區域,為什麽不能以這個為基礎同美國人講和呢?”

“講和?”、“什麽樣條件的講和?”會議現場議論聲一片。

井上成美和山本五十六對視了一眼,得到贊許之後發言道:“山本長官和我認為可就下列條件為基礎談判:

第一,中國戰場方面除華北局勢特殊化,瓊州島及部分重點港口城市租借於我外,中國派遣軍其余部隊分批撤退,三年內撤退完畢;

第二,南京汪精衛政權應予以維系,必要時推動雙方以類似於1927年‘寧漢合流、共同防共’的策略重新融合,中國承認滿洲國與滿蒙利益特殊化;

第三,南洋方向控制範圍後退到絕對國防圈;

第四,原南洋歐美各國殖民地獨立化,即菲律賓、荷屬東印度、法屬印度支那半島均自行獨立並確保日本特殊利益;

第五,如美國願意在此基礎上承認帝國在東亞大陸的特殊地位,我國可退出軸心條約轉而加入英美同盟並派遣海軍赴歐洲作戰。”

一直和東條英機不和、擬新任陸軍教育總監的前田利為中將(加賀藩前田本家第16代當主,祖先是日本戰國著名武將、豐臣秀吉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馬上站起來反對:“這條件讓步過大,特別是中國戰場部分條件必須修改,否則打了5年仗又回到起點,怎麽對得起捐軀的幾十萬將士?”

“那你說怎麽改?”

“中國方面以目前實際控制線為基礎,滿蒙地區由滿洲國統一管理;將汪精衛政權領土限制在華北與華東部分區域,要求仿效邦聯形式與重慶政權組建聯合政權,作為讓步,目前我軍占領的其余領土可還給重慶蔣政權。”

“閣下這個修改意見美國人是不會認可的!”

“閣下的條件前線將士是不會認可的!”

“你!”

眼看兩人說著說著就要吵起來,宇垣一成趕緊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家商議決策,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論,當著陛下的面爭吵就大可不必了。”

很多人都在考慮為什麽裕仁天皇這次內閣改選將海軍反戰三角中的兩角重新提名出任海軍省的要職同時又將明顯主戰的伏見宮博恭王放到軍令部總長的位置上,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的信號,但內大臣木戶孝一知道這是裕仁左右分化的兩手——他不能讓所有的聲音都過於一致,像上次東條內閣中海相島田成了東條的跟屁蟲後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就敢瞞著陸軍和內閣行事,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