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昭和倒閣(1)

就在石原莞爾和科爾兩人用威士忌配魚幹這樣的滑稽組合吹牛聊天時,東條英機卻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思考內閣走向,他現在已顧不上找古正之的麻煩了,他必須趕緊將所有的事情都平息掉。

按他本來的想法是問題出在海軍身上,他自我感覺自己沒多少責任是絕對不肯辭職的,但奈何海軍上下深恨東條,特別是島田在任期內一直唯東條馬首是瞻更讓他們惱火,東條試探性地打電話讓海軍省提出海相新人選,結果卻被海軍毫不客氣地打了回去,當然措辭是很官方的——海軍中樞動蕩,暫時難以決策。

這也不算騙人的話,海軍現在也沒什麽當家人,海相自殺、軍令部總長辭職後,按理說在中樞應該由海軍次官負責,可誰都知道沒有遠在特魯克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發話,海軍上下是不可能形成統一意見的,東條想來想去只有直接給山本發電報一途了。

而就在東條英機上下奔走的當口,第二天下午有關於內閣重組討論的重臣會議已在一種激烈的氣氛中召開了。參加這次緊急重臣會議的人員主要包括若槻禮次郎、岡田啟介、廣田弘毅、近衛文麿、阿部信行、米內光政、原嘉道、百武三郎(侍從長)等人,因為木戶幸一代表天皇前來征求意見,所以會議也由他主持。

名單上大多數人都是過去10年間先後出任內閣首相的人物,在日本政壇算得上是舉足輕重了。本來重臣名單中還包括清浦奎吾的名字,但他因為身體不好而放棄了,木戶幸一統計了後發現加上自己正好9票,便決定如果有5票(不含本人)達成一致意見的話就向裕仁天皇明確匯報。

這一次會議的氣氛和一年前近衛文麿內閣辭職推舉新首相時的氣氛完全不一樣,上一次會議時大家都壓抑著情緒——因為誰都不知道日美開戰對日本的最終影響,仿佛一位學生平時學得不怎麽樣但馬上要經歷一次大考,忐忑時又有一種終於來到、如釋重負的感覺。那時候面對近衛文麿撂挑子的局面,眾人認為東條英機不管好壞,會議總算還是挑了一個有能力也願意承擔責任的首相上去。

但一年運行下來發現內閣問題就多了:首先中國戰場方面陸軍越陷越深,“支那事變”過去5年了,最初樂觀地說3個月解決問題,後來說6個月,再後來說截斷其一切外援後再過一年結束,沒想到緬甸和印度支那戰役全都打完了,汪精衛政權也運作多時,但中國方面的抗戰意志更趨堅定,表面上看陸軍占地很大,實際上戰線過長、後勤困難、兵力嚴重不足,按中國派遣軍的報告意見,華北平均每3平方公裏的地方上只有2名日本兵,根本無法維持秩序與穩定治安。

其次是太平洋戰場局勢愈加不妙,經歷了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個夢幻般地開局之後,海軍迅速席卷了整個東南亞,原以為對方會在承認現狀的基礎上與日本坐下來和談,結果發現美國人不但沒有和談的意圖,反而將70%以上的海軍實力傾斜到了太平洋地區,經過珊瑚海、中途島、瓜島一系列作戰,帝國海軍局面急轉直下、岌岌可危,特別是中途島一戰損失了戰前積累起來的4條大型航母,300多架飛機,100多位精英飛行員,差不多打斷了機動艦隊的脊梁,如果說中途島還有運氣或者敵方破譯本方密電這樣的偶爾因素,瓜島作戰完全是被壓著打,海軍開不進去,陸軍節節敗退,現在連前線物資運輸都快保障不了。

最後是首相東條的用人問題,他一度身兼陸相、外相,集各種大權於一身,嚴重破壞了內閣平衡,用人又以個人好惡為原則,只提拔本派系人員,對其他派系或有不同政見的人物進行強力打壓,甚至還幹出派遣憲兵監視退役中將這樣濫用公權的事情——對方又沒有犯叛國罪。平日裏剛愎自用、壓制其他同僚,這時突然爆發內閣欺上瞞下、哄騙天皇的醜聞,用重臣們的話來講是明治維新以來前所未有的事件,嚴重一點可以稱得上是亂臣賊子。

雖然海相島田繁太郎已為之切腹自盡,但所有人認為東條的責任逃不掉。所以當木戶幸一試探性地提出內閣重組問題時,大家一口咬定必須要更換首相,東條應當為整件事情負責而進行內閣總辭職。而且他們還明確指出連陸相的位置也不能給東條留下,最多讓他去做個憲兵司令——他不是喜歡半夜去翻居民垃圾桶查看有無浪費行為麽?那就當憲兵好了!

攆走東條的統一意見不到5分鐘就達成了,但推選繼任首相人選的決議卻不好落實,激烈爭論了一下午,一個又一個人物提出來又被大家點評來點評去,到太陽落山仍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最後只在木戶幸一的催促下就內閣改組達成了若幹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