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鬥爭與妥協

鬥爭與妥協在人類政治的歷史上總是螺旋狀交替出現的。就如同當前織田家與足利家的情況一樣。

永祿十年六月,時隔一年織田信長再次率領將士開動到京都。去年他集合數家大名之力上洛,畿內自然是望風披靡。然則大軍一去,又倒向三好家或者六角家的小勢力也不在少數,可惜三好的逆襲並未成功,看今年的態勢這批人大概不會好運,一番動蕩恐怕是難免的。

在攝津晴門的反復斡旋之下,最終足利義昭勉強認下了織田信長提出的九條法度,甚至信長本人到達京都之後,又提出了六條補充建議,足利義昭也咬著牙接受了。

相應的交換就是,原有織田家掌握的京都,正式返還予幕府治下。駐守山崎城的平手汎秀部,也要在交接完防務之後撤出。村井貞勝會回到岐阜城,只留下負責與朝廷聯絡的塙直政代表織田家。

接著信長又大興土木,灑出萬貫銀錢招募民夫,在禦所舊址上修築了一座新城供將軍居住。這座方圓數百米,有雙重水堀的平城被稱作“二條城”。

在築城期間,足利義昭又在織田信長的協助下,確定了畿內列國守護的人選。首先是幕府直領的山城國,不設守護正職,細川藤孝、真木島昭光分別任南北守護代。攝津國由池田勝正、伊丹親興、和田惟政三人分治。河內國則是“棄暗投明”的三好義繼與信長的妹夫畠山昭高共領。紀伊國也由這位名門子弟兼信長公親戚的貴人兼任。近江守護由細川藤賢取代了“逆賊”六角義賢。當然這些守護實際能管轄多少地域,就要看個人本事。

至於信長特意提出由自己擔任和泉守護,明顯是要借此拿到統治界町的名分。但現在拿到的也只是個名分罷了。

最讓人意外的是松永久秀,不僅獲得大和國守護之職,還得到了信長派兵助其統一大和國內的承諾。

單從這些名字,有的是顯赫名門子弟,有的是跟隨足利家多年的老臣,也有剛剛投誠過來的地方實力派。為了這些名分,幕府政所執事攝津晴門又在其中反復辛勞,唯恐得罪哪位大人物,甚至累出病來。

平手汎秀的辛苦也並不比他少。他暫時不在大人物們身邊,而是繼續帶著兵負責警戒。然而三好軍剛被擊退,一時並無敵人,所以實際全無事務。許多身份不夠在義昭和信長那裏說得上話的人,就通過拐彎抹角的關系,找到山崎城的汎秀。織田那邊的柴田、丹羽等人也希望接觸一下近畿的各方勢力。

連續一個多月,汎秀每天都在京都,幫忙引薦各方的朋友。有的時候上午剛從茶會脫身,下午又要去酒席赴宴。幸好這段時間信長每天在朝廷或幕府中度過,尚且來不及對他發號施令。

期間還抽空與獄中的巖成友通短暫交流,得知他家眷失散,不知所蹤,還委托了石川五右衛門等人去找尋。

也有以前有過一面之緣的浪人,甚至山科言繼這等公卿來拜訪,希望借汎秀之口,向信長或義昭提出各種訴求。

朋友恭敬拜訪,言辭懇切,往往不忍拒之門外。是以一番焦頭爛額,實不下於征戰。

直到信長抽出身來,派人來召見,汎秀才閉門謝客,起身進京。

……

與織田信長的見面依然是在一座小寺廟裏。後者穿著新式的南蠻盔甲,風塵仆仆但神采奕奕志得意滿,見面就直接贊到:

“做的不錯啊!當賞。”

這位殿下的指示一向簡明扼要。這裏的“不錯”到底是指擊敗了三好家,還是說處理其他的事情,就要靠自己去領會了。

汎秀只是伏身道了句“多謝殿下謬贊!”,便不再言語,起身作待命狀。

接著信長又問到:

“擒住巖成友通,甚好。此人可願降否?”

“回稟殿下,他雖尚不願歸降,言談中卻也對三好家無甚忠義。下臣正在讓人尋他的家眷,如果成功的話,想必可勸此人歸附。”

“若不肯居我織田之下,便交給幕府,名義上讓他降於足利家,也是一樣。”一貫注重實際勝過名分的信長,敏銳察覺了巖成友通不肯歸降的關鍵問題,並迅速做出了冷靜的對策。

“是。”

汎秀躬身領命,心裏對信長的果決也是頗為佩服。只是聽方才所言,這位殿下居然絲毫不擔心足利義昭坐大嗎?現在名義上歸於幕府屬下的勢力,加起來可已經不少了啊!

當然這種話,是不會當面講出來的。汎秀只是正襟危坐,表示完全服從領導的指示。

信長也沒給他說話的機會,而是立即接著吩咐:

“甚左啊,你還需留在畿內。”

“任憑您調遣。”

對這一點汎秀稍有意外,但也沒多放在心上。

然而下一句話就有些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