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若江城合戰(上)

河內若江城,於南北朝時代所建,初代城主乃是幕府第六代管領,畠山基國,距今約有一百八十年歷史。起初此城作為名門畠山家,以及其後的守護代遊佐家治理河內國的居所,也曾經是附近少有的堅固名城,但無奈選址時沒看好風水,建成之後屢次遭到水災侵襲,還曾在大地震中化為烏有,又在長期戰亂受到不少攻擊,城防情況已然不容樂觀。

這城本是平城,東面和北面臨河,有著天然的屏障,但是西面和南面卻無險可守。另外最新一任的城主三好義繼,雖然名為河內北部半國之主,但卻毫無根基,更拿不出錢財來翻新建築,只是簡單修補了本丸的禦館和最外圍的城墻而已。

滄海桑田之後,這座小城又迎來了大人物的駕臨。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了主持幼妹與此間城主三好義繼的婚事。

……

“殺敵!殺敵!殺敵!”

慣例性的三聲高呼,巖成家的武士和足輕們,如離弦之箭般,隨著主將向前湧去。大小旗幟百余,帶甲之士千五百,匯聚成一道雜色的洪流,破堤而去。

隊伍裏絲毫沒帶弓兵和鐵炮兵,也沒多少拿著長柄的槍兵,反倒是騎士比例甚高。馬上的武士不是像往常那樣分散開來,下馬作戰,而是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團沖鋒之勢。緊接著跟上的是披著皮甲帶著鐵盔的精銳步卒,手上則幾乎是清一色的短槍和刀劍,全是近身肉搏的裝備。

先鋒隊如此戰法,並非是魯莽出擊,也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巖成友通的特意安排,武器輕便,行動迅速,盡量與敵近身搏殺,以血勇之氣,壓迫敵方士氣。

尾張將士素有天下弱兵之“美命”,幕府公方眾都是些阿諛奉承之輩,松永久秀和三好義繼這些人手裏,也沒什麽精兵悍將。這些貨色在順風順水時還能出來搖旗呐喊狐假虎威,一旦遇上真正的虎狼之師,可能就會立即崩潰。

——這是巖成友通仔細思索了與織田家作戰的經驗之後,得出的結論。他雖然絲毫沒學過軍學,但卻有三十年的戰場經驗,見識過近畿、四國、九州、西國各地的軍勢,稍微交上手就能判斷出對方的底細。

另外還有個不能見人的目的是,萬一落入陷阱或是作戰不利,撤出或者逃走都會更方便,至少那些騎著馬的精銳武士,能夠第一時間返身而去,脫離戰場,最寶貴的戰力不至於損失殆盡。

這時候正是黎明時分,天尚未亮,作息正常的人都還在酣眠之中,而執勤守夜的巡邏士兵,也正處在最疲憊困乏的時刻,甚至已經偷懶回去睡覺也說不定。

“敵人毫無防備,定可一戰而勝!第一備,上!”

巖成友通一馬當先,沖到城門前四五百步的位置,而後原地駐馬,揮刀指揮左右向前揮進。有五百余人領命而出,各自在番頭的帶領下朝著街町殺去。

作為三好老臣,對於河內國的地理自然了如指掌,刻意算好行軍的節奏,達成黎明時分的突襲。

首先出現在面前的,是兩條相交交錯的寬闊大道,其一是河內過最主要的“河內街道”,另一條則是通往奈良的“十三街道”。以兩條道路交匯的路口為中心,周圍是大片殘破陳舊的古老屋敷,不乏斷壁殘垣聳立其間。

這便是若江城西南側的城下町了,當年這裏興盛的時候,有著數十家商屋,是近畿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然則近來河內國局勢不穩,賈人早跑了個幹凈,如今便只剩下這堆陳列品。其中少數還能遮風的房子,權作是下級武士的臨時屋敷。

“敵襲!敵襲!……”

城角瞭望台上的哨兵喊破了嗓子,町裏才生出了幾分響動。然而這時巖成家的士卒,早已如狼入羊群一般,殺到敵人面前。

有人將將從屋子裏探出頭,就被武士刀切成兩段,有人手裏還提著衣服,短槍就穿透了胸口,更有人還在睡夢裏就被送往西天,少數機警些的人警覺得早,提著武器起來反抗,也不過是瞬間淹沒在浪潮之中。

“一番槍就是我三宅九兵衛了!”

“第一個首級卻是我取的!”

“哈哈,運氣不錯,我鹽川新左衛門討取敵方足輕大將啦!”

“這是老子割的第四個腦袋了!”

一時血光沖天,慘叫聲四起,與其說是戰鬥,不如說是屠殺!

對手軟弱可欺,仿佛格外激起三好軍的兇性,殺得興起的侵略者,似乎忘了先前的安排,全心沉浸在殺戮當中。街巷裏不時傳來獰笑,一個足輕大將不避汙血,徑直砍下剛剛討取的首級,系在自己腰間,所到之處,都流下長長的烏黑色的血跡,余者見之而笑,紛紛效仿,給腳下的街道,又鋪上一層新的人體塗料。

這三好義繼雖然沒啥實權,但畢竟有個三好家督的名頭,願意來為他打工的人倒還當真不少,加之街町範圍太大,一時還捕殺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