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指點迷津(第3/3頁)

“江大人,改軍制非是我等可以置喙之事!”一個老者臉色蒼白的說。

“是啊是啊,我大秦軍制已經有數百年時間,從未更改過,此事唯有陛下開口!”另外幾個家族代表都心驚膽戰的點頭附和。

“改革軍制的確不易,但今日老夫所說只不過提醒諸位,要想從此事中摘脫出來,就必須說服陛下和滿朝文武,不然後果依舊難料,既然大秦軍制積弊如此之深,我等自然就要用這個為西軍將士開脫,老夫兄長已經寫下奏書準備三日之後上朝獻於陛下,說的就是西軍積弊和一些軍制改革之事,我希望諸位也莫要坐等陛下和諸多禦史開恩,而是要多去聯絡一些朝廷卿侯和官員支持,只有眾人齊心,才能將此事辦好,無論軍制改革成功與否,至少要讓陛下知道現在軍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也要讓滿朝文書知道西軍如今的艱難困苦……”

蒙毅一番話說出來,所有人都不僅暗自點頭,經過討論之後,決定各自回去多多聯絡一些朝堂大小官員。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裏除開蒙毅、李信和江璞三人之外,幾乎就沒有人有高官厚爵,但這些人畢竟久居鹹陽,家族地位也算不錯,一個校尉至少都是九級的五大夫,可以獨自領兵作戰,出入車馬不說,已經有六百戶的封邑,還可以收門客,這就是所謂的大夫之家,而到了都尉級別,軍爵至少左更,已經是真正的高級將領,可以節制一軍作為統帥。

這些人有如此高的爵位,家族自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有食邑有封地,作為貴族階層來往的也都是貴族和官員,改革軍制他們幫不上忙,但找些人手幫忙搖旗呐喊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蒙毅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之舉。

他的身份和陳旭馮去疾都不一樣,他執掌監察省,幹的就是監察天下官員的勾當,而為了保證自己的廉潔和公正,蒙毅平日來往的也都是監察省的官員和各地的監禦史,中書省尚書省以及其他府衙的官員基本也不太打交道,因此臨到這種大事發生的時候,蒙毅便感覺有些獨木難支。

李信和蒙恬更是如此,兩個武將常年在外,對朝堂之事兩眼一抹黑,不出事還好,一出事若是朝堂沒有人幫忙,絕對會瞬間稀裏嘩啦。

因此在外征戰的武將自古以來最不好管理,不光反叛的多,被冤枉殺頭的更多,屬於兩邊不討好的境地。

本來還有一個人物可以幫他們化解這個危機,但卻已經提褲子跑了,而且還甩了一個大鐵鍋給他們。

意思很簡單,你們先把鍋架好,油鹽醬醋食材調料都準備好,本侯最後把菜炒好就行了。

對於陳旭炒菜的水平蒙恬和蒙毅還有李信都很清楚。

這件事只要陳旭願意插手,最後結局不會太難看。

問題是這開局得順利,若是準備不齊全導致軍制改革無法獲得始皇帝的足夠興趣,陳旭可能還是不會往自己身上抹泥。

何況若是這次蒙氏還不願意強出頭的話,只怕陳旭以後也會不太待見蒙氏。

一個家族若是沒有擔當,所有的合作夥伴都會退卻。

何況如果這次若是軍制改革成功,蒙氏和李信還有這諸多將校家族不光會從這件事中擺脫出來,而且還會跟著獲益。

這也是蒙毅不得不親自出面的原因。

如若正式推行軍制改革,則西軍首當其沖,蒙恬和西軍大小將領還有兵卒都不得不全力配合改制,不然迎接的可能就是上下一鍋端,這對於始皇帝來說也並非幹不出來,畢竟才區區兩萬人,遠遠達不到讓大秦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要想用軍制弊端的理由來說服始皇帝和滿朝文武,而且還要接受軍制改革的策略,則必須要在朝堂擁有足夠多的支持力度。

而軍隊向來是君王的禁臠,牢牢掌控任何人都不能沾染,沒有哪個大臣敢去胡亂伸手。

包括清河侯如此熱衷於各種改革的左相都不願意首先去觸碰。

而如今到了蒙氏不得不去觸碰的階段,蒙毅蒙恬擔心的反而是馮去疾這個大秦右相。

光是一個免役錢都會讓馮去疾跳起來阻止。

而且改制也會打亂現行整個兵役制度,從法令到朝堂到地方郡縣全部都要推倒重來,更何況普通百姓都不識字,所有的法令文書都還需要通傳解釋到每個村鎮,這和當初改制朝堂推行三省六部和九品官職完全不一樣,事情要繁瑣十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