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一國兩制(第2/3頁)

秦始皇霍然站了起來,眼神中閃爍著平日難得一見的精彩光芒,神情激動的背著手在大殿之上來回走動。

“愛卿此策甚妙,當初李相提請采用郡縣制,朕當時正年輕氣盛,因此覺得郡縣制的確可以減少諸侯爭鬥,但一統六國之後,朕又的確感覺到郡縣制的弊端,郡縣官員的任用和選拔雖然出自朝堂,但卻仍舊處處掣肘,政令執行並不通暢,諸多郡縣官員仍舊抱殘守缺不遵朝令,陽奉陰違之輩處處皆有,直到愛卿來鹹陽之後改制朝堂,實行三省六部和九品官職制度之後,這種情形才有所改觀,如今政令比以前通暢的多,但西域甚至西方諸國,將來征服之後朝堂必然鞭長莫及,政令來往一次數月甚至數年,必然會埋下諸多隱患,唯有采用分封制度,以天家血脈統禦,方才最為妥當……不錯不錯,與其分封異姓諸侯,不若分封諸位皇子,兄弟鬩於墻而出外禦其侮,此乃良策也!”

看和秦始皇走來走去的嘀咕,陳旭提著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

分封諸位皇子,可以說是平息大秦將來隱患的一個巨大步驟,分封國內,陳旭沒去想過,畢竟郡縣制相對於諸侯分治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與大秦同時代的歐洲,羅馬盛極之時一統歐洲大陸,但正是因為分封制度,導致歐洲很快又分崩離析,本有議會這種超前的政治體制,但卻還是沒有發展成為華夏這種數千年大一統的格局,因此混亂了足足數千年,期間許多優秀的文明種族在混亂的戰火中湮滅無形,而華夏卻因此得以傳承下來,成為唯一一個文明傳承沒有斷絕的古老國度。

但若是不分封,大秦皇族的力量便猶若一根獨苗得不到支撐,全靠皇帝的掌控以及臣子的輔佐,皇帝霸道還好,但若是皇帝軟弱,文武大臣必有心懷不軌者,叛亂一起帝國瞬間就會風雨飄搖。

而讓秦始皇把自己的這些兒子都分封出去,既是救他們的命,也是加強征服之地和大秦的緊密聯系。

一旦國內有任何反叛舉動,至少這些分封的諸侯王不會坐視不理自己的老窩被外姓霸占了,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事神仙也阻擋不了。

至於大秦能夠堅持多久?

陳旭不會去考慮,也考慮不了那麽遠,任何事情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

但從眼下來看,一國兩制才是最好的方法。

“最好是把胡亥這個禍害也分封出去,分到海南島或者爪哇島,把李斯這個反骨仔也一並帶去,讓他們兩個在孤島上搞基。”陳旭在心裏默默念叨。

“愛卿,若是朕現在就開始征討西域,可有良策?”

理解到陳旭這種分封的好處,秦始皇猛然間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猛虎了,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一群兒子安排妥當。

畢竟陳旭說的對,自己身為皇帝,一群兒子皆都無權無勢連一個郡縣官員都不如,這有損天家威嚴,國內無法安排,安排到國外就是唯一的方法,這也讓他心中堵了許久的塊壘突然就開始消融。

“陛下,對於征戰臣不太懂,羌戎比之匈胡更加勢大,而且所處的地勢貧瘠遼闊,若想用精銳馬卒突襲之法恐難奏效,一旦深入其地,地形不熟補給困難,加上羌戎諸胡襲擾可能會導致大量將士傷亡,最主要的是眼下我們對羌戎所居之地的情形一無所知,軍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臣建議陛下勿要操之過急,可以先暗中派人跟隨一些來往於西域諸地的商隊打聽西域的情況,同時也可以暗中宣傳我大秦即將派遣大軍征討西域,陛下兩次征伐匈胡,如今大秦馬卒的悍勇定然早已流傳的天下皆知,一些小部族必然恐懼派遣使者前來鹹陽乞求歸服,至於月氏這種大部族,可以用計先探知其族內的動向!”

“如何探之?”

“陛下,去歲陰山侯攻破匈奴王庭,斬頭曼單於,俘其妻子,但匈奴因受月氏、東胡和我大秦的三面擠壓,為了求得生存之地,必然會質其子於月氏,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陛下只需要派遣使者手持諭令前去月氏,要求月氏王交出匈奴王子和逃散投奔而去的匈奴貴族……”

“若是月氏人交,則說明月氏害怕我大秦,可以威逼利誘讓其臣服,若是不交,則就可以策劃一次機會征討,務求一擊而勝將其打怕,然後強收其地,冊封一位公子掌控,然後組建奴兵輔以大軍四面征討,數年下來西域必然收入陛下囊中……”

眼下大秦國強民弱,民生疾苦交困,非是最好的征伐時間。

但秦始皇知道了西域之外還有另一番天地,必然不會置之不理,他要實現陳旭所言的帝王之道,就需要不斷的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