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新式武器(第2/2頁)

隋唐時期灌鋼法出現,反復鍛打的百煉法慢慢被取代,刀已經取代劍成為了主要武器,甚至連禮儀都沒了劍的存在,儀刀、鄣刀、橫刀成為絕對的主角,而後世日本武士刀就是模仿唐刀的制式打造的。

到了宋朝,劍徹底淪為了裝飾品或者武林高手裝逼的武器,文士配劍作為一種尊重古禮的身份和象征,而江湖俠客配劍的話……嗯,一般都是高手,千裏逍遙一點紅,一劍無血,獨孤九劍都是高手的代名詞,只有大門大派的弟子才用劍,俗稱劍俠,而什麽五虎斷門刀、神刀門、金刀寨都是江湖中的世俗門派,行走江湖俗稱刀客,絡腮胡子坦胸露乳就是最常見的形象。

而到了明朝,刀就發展到了極致,光是刀的種類就有數十種,劍被徹底拋棄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雁翎刀、腰刀、倭刀、七星刀、牛耳刀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錦衣衛配備的繡春刀。

在沒有熱兵器出來之前,無論戰場還是民間,刀就是絕對的王者。

因此這次陳旭設計的武器之中,直接就拋棄了劍這種有裝逼嫌疑的東西。

騎在馬上戰鬥,除開長武器之外,最方便的就是帶有弧形的馬刀,寬背薄刃,刀身細長,刀柄內彎,重六斤,不輕不重只要在馬上揮動起來,加上戰馬的沖擊力,匈奴和東胡這種沒有鐵甲護體,如今還依靠木棍和牛骨頭戰鬥的野蠻人絕對就是一個渣。

而大秦馬卒還有一件利器,那就是輕駑,據說射程可達八十丈,但陳旭試驗過,根本就達不到這麽遠,最遠也就七八十米,有效殺傷距離只有三十米左右,威力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手槍,輕駑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配合馬卒襲擾敵軍,殺傷力並不大,甚至在陳旭看來有點兒雞肋,因為馬卒沖擊速度快,七八十米數秒就沖過去了,一個照面最多就只能射擊一次,而且因為在高速顛簸運動之中,準頭瞎的一逼,就像騎在戰馬上用手槍射擊一樣,對敵人的心理恐嚇占大多數,因為一旦舉起弓弩射擊的時候,敵人不管什麽狀態都會下意識的躲避,如果數千馬卒同時攻擊還是有很大的威脅,密密麻麻的箭矢過去,總有一些倒黴蛋被射中掉下來,然後引起地方部隊的混亂。

因此這次陳旭讓劉二娃的兩個徒弟根據自己帶來的第一個高橋馬鞍進行了設計和改裝,帶著幾個征調的木匠皮匠躲在科學院一間單獨的實驗室裏經過半個多月的制造,已經做出來三種馬鞍,一種是針對武力值高的大將,因為要配備重武器,因此馬鞍設計的非常結實,側面帶有非常結實的掛鉤,用來掛武器,第二種是馬卒用的馬鞍,兩側有掛鉤,用來掛馬刀和輕駑,第三種就是普通馬鞍,比較簡單輕便,後面還帶有一個褡褳,主要是推廣民用的。

鐵匠鋪叮叮當當不斷傳來敲打聲。

麻杆作為武器制作的首席大匠,如今召集過來的十多個鹹陽城的最好銅鐵匠工給他做手下,還有近百個幫工輔助,因此鐵匠鋪裏面人滿為患。

風箱被拉扯的呼呼作響,四個煤爐一字排開,大量的泥煤不斷的往土灶裏面添加,一塊塊條狀鋼坯送進煤爐裏面燒的通紅,然後夾出來放在生鐵鑄造的鐵砧上敲的火星四濺。

麻杆不斷的在棚子裏面走來走去檢查鐵匠們的打造過程,時不時的停下來親自示範,臉色極其嚴肅認真,而打造好的武器淬火之後就快速的送到旁邊一個封閉的木棚之中,裏面還有數十位幫工正在用礪石打磨,不遠處還有一個工棚,裏面有征調而來的木匠和皮匠在根據武器的形狀制作刀鞘、刀柄等配套設備。

這個情形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停止了,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數百位匠工和幫工輪流作息趕工打造。

而陳旭設計的制式馬刀、三棱槍刃、大刀砍刀和其他根據小說畫出來的十八般兵器幾乎每樣都打造出來了一些,雖然在陳旭看來非常的粗糙難看,但禁不住這些都是真正的鋼鐵武器,殺起人來肯定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鋒利。

因為時間倉促,好看已經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實用,因此大小和重量最重要。

陳旭在鐵匠鋪幾個工棚之間挨著仔細視察了一邊,把所有打磨裝配好的幾樣武器都拿出來仔細看了一遍,最後挑了一把長柄大砍刀,一把長槍,一把馬刀,讓幫工拿上走出鐵匠鋪,來到工地裏面的一個專用演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