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爾虞我詐(第3/4頁)

蒙仲微微一笑,對此也不發表什麽看法。

不得不說,其實晉鄺說得還真沒錯,在這個年代,各國將領投奔其他國家確實是一件非常頻繁的事,比如魏章、甘茂、公孫喜等等,他們效力最久的國家,其實都不是他們出生的母國。

見蒙仲似乎心情轉假,晉鄺趁機說道:“那……那晉某就下令叫範布、鄭因二人撤下來了?”

“暫時也只能這樣了。”蒙仲點點頭,故作不甘地說道。

見蒙仲默許,晉鄺心中大喜,順水推舟便叫範布、鄭因二將撤了下來,雖口口聲聲表示是暫時後撤、重整旗鼓,但他私底下卻叫範布、鄭因二將故意拖延。

至於理由嘛,自然就是不想讓己方出現太大的傷亡,因此範布、鄭因二將倒也沒有懷疑。

然而,晉鄺的這些小動作,卻沒有瞞過蒙仲的眼睛,只不過蒙仲沒有去拆穿他而已。

或許晉鄺覺得只有他秦軍在這次追擊戰中故意放水,恐怕他萬萬不會想到,對齊燕聯軍放水最嚴重的,並不是他,而是他身邊的蒙仲。

正如蒙仲所判斷的,當秦軍不再過於逼迫齊燕兩軍後,魏宋兩軍亦是獨力難支,無法再擴大什麽戰果,因此蒙仲順理成章地就下令魏宋兩軍也撤了下來,與秦軍匯兵一處,遙遙跟在齊燕兩軍背後,追殺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掉隊的齊軍士卒。

而這,又能殺多少人呢?

齊軍的主力,終究還是在燕軍的掩護下,保存了大半,迅速朝北方撤離。

足足追擊了三十裏地後,秦、魏、宋三方軍隊各自收兵,清理沿途的屍體,順便瓜分敵軍屍體身上的戰利品。

見此,秦將晉鄺也是松了口氣。

他覺得,他終究是成功阻止了齊軍的全軍覆沒,終於可以向穰侯魏冉有所交代了。

看著他面帶笑容與蒙仲告辭,繼而轉身離去,樂進嘿嘿怪笑著對副將於應說道:“於應,我跟你說個笑話,那晉鄺以為是他幫齊軍逃過了覆亡的命運……”

佐司馬於應冷冷瞥了一眼自家主將,旋即轉身對蒙仲說道:“城令,在下不明白,既然秦國有心要聯合齊國,為何還要幫助宋國擊退進犯的齊軍?”

蒙仲淡淡說道:“只因為,秦國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才會選擇與齊國合作……秦國不希望齊國過早地吞並宋國,但也不希望宋國去幫助魏國抵禦他秦國踏足中原,因此,秦國需要齊國來牽制宋國。”

於應皺著眉頭思考了片刻,旋即搖搖頭感慨道:“國與國之間的爾虞我詐,實非我輩武夫可以理解。”

聽到這話,蒙仲微微一笑,旋即轉頭看向齊燕聯軍撤退的方向。

據他估算,今日這場追擊戰,齊軍最起碼有四萬人的傷亡,算上齊軍先前在郯城的傷亡,齊將田觸的十萬大軍,怕是只剩下四萬左右,這倒也算是削弱了齊國。

當然,按照蒙仲本來的打算,他是打算讓這十萬齊軍在宋國全軍覆沒的,但用四萬齊軍去換取田觸、田達二人對樂毅的信任,換取齊國對燕國的信任,這倒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

畢竟,整個燕國確確實實是「覆齊」這件事上的內應,只有當燕國取得齊國的信任,燕國軍隊日後才能在齊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後者發動致命的一擊,一舉擊垮整個強盛的齊國。

用四萬余齊軍換取齊國的覆亡,怎麽想都是一件很賺的事。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避免了與燕軍正面交鋒,甚至於,與樂毅正面交鋒。

樂毅與白起不同,對於白起,蒙仲雖然欣賞他,但他從一開始就將白起放在敵對方的位置上,自然不會因為與白起交戰而產生什麽負擔;但樂毅不同,樂毅是蒙仲等人相處多年的兄弟,除非逼不得已,否則,無論蒙仲也好,樂毅也罷,都不會希望在兩軍對峙的沙場上見到彼此。

『助燕王覆亡齊國,這無疑是一條極為艱辛的路……保重,阿毅。』

望著齊燕聯軍撤退的方向,蒙仲暗暗說道。

而與此同時,在十幾裏外,樂毅正騎著戰馬,看著身背後已無秦魏宋追兵的荒野。

“蒙司馬留情了。”

不知何時,樂毅的身邊傳來一個聲音,單憑這句蒙司馬的稱呼,樂毅不用猜也知道是榮蚠。

“我知道。”樂毅微微點頭。

他當然知道蒙仲手下留情,畢竟方才,他燕軍才出現在戰場上,秦魏宋三國追擊齊軍的軍隊就立刻放緩了攻勢,繼而徐徐後撤。

此後齊軍那邊有多少損失他不清楚,反正他燕軍這邊,充其量不過兩千士卒的傷亡而已——放在著動輒十幾萬、二十幾萬軍隊的戰場上,區區兩千士卒的傷亡,確實稱得上是極小的傷亡了。

“是看在你我的面子上。”

“……我知道。”樂毅皺著眉頭看了一眼榮蚠:“你到底想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