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再見樂毅(一)(第2/4頁)

他也沒想到,樂毅會毫不客氣地說破這件事。

見趙奢幾番欲言又止,但始終不肯發誓,樂毅心下暗暗嘆了口氣,旋即放緩語氣說道:“並非樂某不信任你,就連你也在遲疑日後是否會返回趙國,讓我怎麽信任你?因此,莫要怪樂某在一些事上瞞著你……”

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趙奢也不好說什麽,默然地點了點頭。

回到燕軍的營寨後,趙奢識趣地離開了,於是樂毅便帶著榮蚠來到了他的帥帳。

此時帳內四下無人,而守在帳外的樂毅近衛,也皆是中山國出身的樂氏子弟,因此樂毅、榮蚠二人自然無需再掩飾什麽。

這不,一走入帳內,榮蚠便迫不及待用歡喜的口吻說道:“沒想到,魏國的援軍居然是我方城軍……”

“咳。”樂毅輕咳一聲,提醒道:“你這話說得極為不妥,須知你如今是燕國的大將……”

榮蚠不以為然地說道:“此處又無外人,有什麽要緊?”

樂毅搖搖頭說道:“平日裏多加注意,關鍵時才能避免口誤……似我方城軍這樣的話,日後莫要再說。”

跟與趙奢說話時的態度不同,樂毅對榮蚠規勸態度十分平和,也難怪,畢竟彼此是相互信賴的手足兄弟。

“好好好,樂大司馬。”

考慮到樂毅的嘮叨,榮蚠只好改變了說辭:“方城軍,蒙司馬的方城軍,這樣行了吧?”說著,他舔了舔嘴唇,忍不住感慨道:“真想見一見那支方城軍啊……當初我二人離開方城時,方城貧困破舊,不亞於齊災後的燕國……”

他口中的齊災,即暗指燕國子之之亂時,齊國趁機攻打燕國,且在燕國境內到處屠殺搶掠的那場災難。

聽到榮蚠這麽說,樂毅亦不禁回想起他當初在方城時的情景。

記得那時初見方城、葉邑、舞陽時,樂毅是十分失望的,畢竟那裏是魏國的南境邊界,遠不如國內腹地富饒,在樂毅當時看來,魏國給予蒙仲的賞賜,根本配不上他們在伊闕之戰中為魏國挽回的損失。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們,當時公孫豎以及其麾下的約四五萬河東軍,就會在秦將白起的進攻下全軍覆沒。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十萬河東軍,十萬河東魏武卒全軍覆沒。

在這種情況下,次年秦國揮軍攻打河東,魏國根本擋不住秦國的攻勢。

也就是說,他們在伊闕之戰中非但為魏國挽回了數萬魏武卒的損失,還變相保護了魏國的河東郡。

魏國失去河東郡是什麽概念?

那不僅僅只是失去了一片土地那麽簡單,還意味著魏國失去了接近一半的財富與國家稅收。

毫不誇張地說,魏國擁有河東郡,那麽魏國還能有財力養活魏武卒,可一旦失去了河東郡,魏國可能就連軍隊都養不起,還拿什麽來抵禦秦國?

然而,在這等功勞面前,魏國卻將方城派到了國家的南境邊界駐守,僅僅賜予了葉邑、舞陽兩片封邑,這讓當時的樂毅感到極其的不滿。

倘若說,假如當時有更好的選擇,樂毅肯定會勸說蒙仲另投國家——憑他們兄弟幾人的才能,到哪個國家不能立足?

只可惜,當時實在是沒有別的選擇。

如今,一晃眼將近兩年過去了,蒙仲居然能代表魏國率領援軍支援宋國,這著實有些出乎樂毅的意料。

要知道,在這兩年裏,他樂毅是因為有著燕王職的鼎力支持,才能訓練出一支遠遠超過以往的軍隊,可蒙仲在魏國,卻不見得能得到魏王遫的鼎力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樂毅亦迫切想要看看方城軍。

只要看一眼方城軍,從這支軍隊的面貌、士卒的武器甲胄,他就能大致判斷出蒙仲這兩年在魏國過的如何。

當然了,如果有機會的話,那當然還是跟蒙仲那些人見上一面更加直接,到時候有什麽事當面說就是了。

而從旁,榮蚠顯然跟樂毅想到了一處,興致勃勃地說道:“咱們得想個辦法,與蒙司馬他們見上一面……不知這次除了蒙司馬以外,來了幾個弟兄。”

聽到這話,樂毅亦有些心動。

確實,除了蒙仲以外,他們還有好些思念的兄弟,比如總自稱自己是第一猛將的蒙虎,還有總是跟蒙虎搶奪這個好笑自稱的華虎,看似穩重但總老是動不動傻笑的穆武,還有看似仁厚實則非常陰險的向繚……

一想到這些闊別多時的舊日兄弟,樂毅臉上亦不由地露出了幾許笑容。

他很懷念那種感覺。

在燕國,只有榮蚠稱得上是他的兄弟,其余,似鄒衍、蘇秦、秦開、蘇代、劇辛、趙奢等燕國的臣子,彼此不過是碰到後隨便聊幾句的同僚而已,根本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

想到這裏,樂毅打消了阻止榮蚠的念頭,低聲對後者說道:“以阿仲的性格,他明後幾日必然會派麾下士卒監視齊燕兩軍,介時,只需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