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楚郢派兵(第2/4頁)

而相比莊辛毫不客氣地指責令尹子蘭的觀點,昭睢的觀點則較為緩和許多:“大王,無論最終是否與秦國和解,然鄢邑無論如何都不能被秦國攻占。我大楚在漢水以北已失去了太多的城邑,無力再抗拒秦國的入侵,漢水是我大楚唯一能抵擋秦國的天塹,倘若秦國攻破鄢邑,則郢地便暴露在秦軍的眼中。是故,派援兵增援鄢邑一事,不可再耽擱了,否則必生大禍……令尹,您意下如何?”

令尹子蘭微微點了點頭。

對於昭睢的建議,他還是聽得進去的,畢竟他也不希望秦國攻陷鄢邑。

說到底,他的富貴還是來自於楚國,而非秦國,一旦楚國覆亡,他又憑什麽去守住現如今的地位與權勢呢?

見此,楚王熊橫便命昭睢率領楚郢的軍隊前往救援鄢邑。

在離開王宮後,昭睢勸莊辛道:“明明可以心平氣和地說服大王與令尹,莊大夫何必定要激怒後者呢?”

莊辛渾不在意地說道:“國家將亡,匹夫之軀何足惜哉?大不了遭流放,與屈大夫一同到江南作伴。”

聽了這話,昭睢眨了眨眼睛。

別人不知,可他卻知道,他妹夫屈原根本沒有遵照王令前往江南,而是身在魏國的方城,在一名叫做蒙仲的魏將身邊。

記得前幾日,他還收到了屈原的來信,後者在信中請他代為照顧韓公子蟣虱,說這樣可以結交韓國的公仲侈。

他也不知該不該告訴莊辛,畢竟屈原與莊辛曾經關系還很不錯。

可能是注意到了昭睢那古怪的表情,莊辛心中微動,忍不住問道:“昭大夫,莫不是有什麽事瞞著我?”

見此,昭睢也不想隱瞞,便低聲對莊辛說道:“我內弟屈原,如今並不在江南,而在魏國的方城……”

莊辛愣了愣,不解問道:“他在方城做什麽?”

說著,還沒等昭睢回覆,他臉上卻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不會吧?”

顯然,他誤會屈原欲投奔魏國,而這在莊辛看來,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畢竟屈原與他都是楚懷王時期的老臣,且彼此都對楚國忠心耿耿,莊辛實在不敢相信屈原竟會改投魏國。

當然,就算屈原改投魏國,這亦不影響莊辛對屈原的評價,誰讓楚王熊橫不肯重用屈原、而令尹子蘭又處處針對屈原呢?

只是在心底,莊辛仍對此難以置信,畢竟在他看來,屈原是性格比他更固執的一個人。

似乎是看穿了莊辛的心思,昭睢連忙解釋道:“不不不,莊大夫誤會了,屈原並未投奔魏國,而是在一名叫做蒙仲的魏將身邊作為門客,前幾日我收到了他的書信,他在信中言道,他在國內處處遭到子蘭等人針對,雖有心報國卻苦於沒有機會,現如今,他準備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報效國家……”

“另外一種方式?”莊辛聽得一頭霧水,不過卻也沒有懷疑。

畢竟昭睢、屈原二人的品德,他都是信得過的。

“唔,具體的我也說不清,待日後莊大夫碰到屈原,親自向他詢問便是。”

“哦……”

隨後又聊了幾句,昭睢便告辭離去了,畢竟他急著率楚郢這邊的軍隊增援鄢邑。

而莊辛,則對昭睢的這番話上了心。

他知道,屈原絕不會無緣無故地留在方城,作為一名魏將的門客,肯定其中有什麽緣故。

想到這裏,他就忍不住想要前往方城,親自尋屈原詢問一番。

不過在此之前,他得給他的族兄弟莊蹻寫封信。

平心而論,莊辛與他族兄莊蹻的關系並不是太好,尤其是當莊蹻做出了叛亂的舉動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楚國的百姓心目中,莊蹻倒是名聲不錯。

原因就在於,在莊蹻叛軍攻占的城邑,他只收取一小部分田稅養活叛軍,比楚國的重稅要輕得多。

因為這事,莊辛也不知這件事究竟是好是壞:往壞了說,他族兄莊蹻確實是做出了叛亂的舉動,玷汙了他莊氏一族的名聲;可往好了說,莊蹻庇護了一大批楚民,使後者免除被國內的貴族剝削,只需付出一小部分田稅即可。

正因為如此,莊辛以往很少與莊蹻通信,對其保持不聞不問的態度:既不與其過分親近,使莊氏一族的名聲受汙,也不去指責莊蹻的行為。

不過這次,莊辛還是忍不住給莊蹻寫了一封信,希望後者在必要之時幫昭雎一把,並且他在信中寫明:若秦國攻入郢邑,對叛軍亦不是什麽好事。

其實他也明白,他族兄莊蹻卻非是那種有勇無謀的莽夫,自然看得出利害,無論他寫不寫這封書信,莊蹻肯定都會在暗中幫襯鄢邑一二,至少絕不會坐視秦軍攻入漢水以南,但他還是希望能從莊蹻那邊得到肯定的回覆。

果不其然,書信送出之後沒過幾日,莊蹻便托人送來了回信,表示他會幫助昭雎守住漢水,但也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