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因地制宜(第3/4頁)

“不得泄露於叛軍?”

旁邊趙袑聽到這話,忍不住嗤笑了起來,畢竟據方才那十幾名邯鄲城民的口供,他們可是已經向叛軍透露了「邯鄲城內柴薪耗盡」的底細,雖然這不算什麽保密信息,其實叛軍只要仔細窺探邯鄲城內的虛實也能夠猜到,但這足以證明,那些城內百姓在面對叛軍時,未必都能守住秘密。

仿佛是猜到了趙袑心中的想法,陽文君趙豹聞言捋著髯須笑道:“倘若那蒙仲果真有派士卒假冒伐薪百姓的打算,那麽你我不妨給他下個圈套,唔,具體如何施行呢,比如說,城東南的百姓一個口令,城西南的百姓執另外一個口令,假如有回歸的百姓,其住所與口令合不上,那無疑就是叛軍假冒,可立殺之!”

聽聞此言,趙賁與趙袑對視一眼,紛紛點頭說道:“這個計策好!不愧是陽文君!”

“哈哈哈。”陽文君趙豹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老夫啊,老了老了,如今就只能給你們年輕人一點建議,具體的,趙賁,你與趙袑自行商議罷。”

“喏!”

趙賁與趙袑抱拳應道,在旁低著頭商議陽文君趙豹給出的對應。

而趙豹本人,則站在城門樓的墻垛上,眺望著城外不遠處那森嚴的叛軍營防,猜測著蒙仲的計略。

平心而論,趙賁提出的問題,確實是一個不可不防的隱患,但趙豹本人卻不認為那蒙仲會選擇如此簡單的計策,在趙豹看來,蒙仲那小子很聰明,往往都會采用一些常人所想不到的計策,這才是其每每能出奇制勝的原因。

果然,就跟趙賁猜測的那般,次日,就有約兩三百名城內的百姓吵吵嚷嚷地要求出營砍伐柴薪,趙賁與趙袑見不能勸阻,便給了他一個口令——事實上,是居住在一條街道上的百姓一個口令,以城內的街道為口令,然後將這些放出了城池。

隨後,這百余名百姓就來到了叛軍的營防,可能是蒙仲、樂毅、蒙遂等人已經交代過,因此那些叛軍士卒也並未為難這些百姓,在簡單搜身了一番,證實對方身上並無攜帶兵器,只帶著幾把砍柴用的沉重的斧子後,便揮揮手示意放行,讓那百余名邯鄲百姓沿著叛軍的防禦設施繞過了營區,到南面砍伐林木。

而此時,聞訊而來的蒙仲領著樂毅、蒙遂二人站在營區的哨塔上觀瞧,期間蒙遂頗為驚詫地說道:“據說昨日才有十幾個人,今日就有幾百人,照這麽算,再過幾日豈不是有成千城內的百姓外出砍伐林木……”

“所以,其實我也很擔心啊。”蒙仲聞言笑著說道:“如果我是趙賁的話,過幾日叫城內的士卒假扮成百姓混到城外躲藏起來,這就是一支奇兵,夜間發起偷襲,神不知鬼不覺……”

“那兵器呢?”樂毅順嘴問道。

“兵器不難解決。”蒙仲正色說道:“若是精銳的士卒,哪怕赤手空拳,也能想辦法襲擊在夜裏巡邏的衛士,奪取他們的兵器與甲胄。再不濟,也可以在四周找尋一番,從戰場上那些來不及掩埋的屍體上得到兵器與甲胄……”

“你這個想法還真是……”樂毅聽得頗有興趣,竟與蒙仲細細聊了起來,聽得在旁的蒙遂一頭冷汗,連忙勸阻道:“兩位,兩位,差不多就得了,你倆可不是王師那邊的軍司馬與佐司馬。”

蒙仲聞言笑了笑道:“有時候,得轉換一下立場,才能猜到對方的意圖。”

說著,他朝著已漸漸走遠的那百余邯鄲城內百姓努了努嘴,低聲說道:“你看,陽文君趙豹與趙賁,一點都不擔心咱們有可能讓咱們的士卒假冒這些人回城,我猜這些人肯定有什麽暗號、口令之類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多個暗號……”

“要我派人去問問麽?”樂毅隨口問道。

“算了,反正我沒打算在這邊……”剛說到這,蒙仲忽然停頓了一下,旋即輕笑著說道:“去吧,去盤查一下也無妨。”

“我去吧。”蒙遂說了句,旋即便帶著人離開了營寨。

正如雁門守趙袑所預測的那般,那些邯鄲城內的趙國百姓,確實守不住什麽秘密,蒙遂麾下的叛軍士卒只是稍加恐嚇,就將自己所知的口令通通說了出來,正是邯鄲城內的某幾條街道的稱呼。

片刻後,蒙遂回到了蒙仲、樂毅二人身邊,笑著說道:“阿仲,果然不出你所料,此番出城的百姓確實帶有口令,而且還有所不同……咱們要怎麽做?”

“什麽都不做。”蒙仲搖了搖頭。

“什麽都不做?”蒙遂困惑地問道:“那你讓我去盤問那些百姓做什麽?”

“嚇唬嚇唬陽文君與趙賁他們。”蒙仲聳了聳肩。

當日,因為蒙仲的堅持,並沒有叛軍士卒假冒伐薪的百姓返回邯鄲,但當那兩百余名伐薪百姓回城時在接受盤問的時候,他們亦透露了「叛軍向他們逼問口令」的事實,且他們也證實,叛軍已經得到了幾乎全部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