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事與願違(一)(第2/4頁)

“……”

公子章沉默了片刻,旋即恨恨說道:“可他今日卻幫著趙何來勸說我……若非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早就召入衛士,將他亂棍逐出了!”

“公子息怒。”

田不禋笑著勸說道:“蒙仲並非偏幫趙何,他只是不希望趙國出現內亂而已……不過年輕人嘛,想法過於天真,有了些成績,就想著去插手一些本不該由他插手的事,這也是年少之人的通病,公子何必與他計較?”

說到這裏,他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似有深意地說道:“既然趙王此番授意蒙仲前來勸說公子,想必趙王也好、肥義也罷,對蒙仲已頗為信任……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啊。”

公子章聞言一愣,深思道:“你的意思是……”

只見田不禋眼眸中閃過幾絲狠色,低聲說道:“待過些時日,待時機成熟時,公子不妨假借和解之名,讓蒙仲將趙王與肥義請來……介時,只要將趙王與肥義鏟除,繼而發兵攻陷邯鄲,殺掉趙成、李兌、趙豹等一幹違抗公子您的人,趙國豈非就在公子您手中了?……所以說,公子方才何不虛與委蛇呢?”

“……”

聽聞此言,公子章臉上先是閃過一陣驚色,旋即這份驚色便被驚喜所取代。

緊接著,這份驚喜又變成了懊惱,只見他雙手拳掌相擊,懊惱地說道:“你怎麽不早些提醒我?我方才……這可如何是好?”

“是故在方才,在下才要追出去穩住我那位阿弟呀。”田不禋笑吟吟地說道:“公子放心吧。”

“好!好!”

公子章聞言面色大喜,連連點頭說道:“不禋,你真是我的肱骨,待我日後奪回王位,我就封你為我趙國的國相,另外,再封你做武安君,讓你的兒孫世代為我趙國顯貴!”

“多謝公子。”

田不禋的眼眸亦閃過幾分喜色,旋即,他端正神色對公子章說道:“公子,既然趙王、肥義授意蒙仲前來勸說您,想必他們已有所察覺,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臣建議先找趙主父試探一下口風,看看趙主父是否願意助您一臂之力……倘若有趙主父暗中幫襯,公子必然無往不利。”

“嗯!”

公子章點了點頭。

而與此同時,蒙仲與蒙虎二人已離開了安陽君府,各自騎著馬返回王宮。

回到王宮,蒙仲率先來到趙王何所在的宮殿,向他述說了勸說公子章的過程,以及公子章對此的回覆。

“……安陽君言,若是君上想與他和解,就滿足他任一一個條件:其一,君上將王位退還給他;其二,君上下詔剝奪惠後的謚號……”

“什麽?”

當聽到第一個條件時,其實趙王何的面色還沒有什麽改變,但聽到公子章的第二個條件時,趙王何頓時大怒,攥著雙拳氣地面色通紅,恨聲說道:“他安敢這般羞辱寡人的母後?!”

對於趙王何的反應,蒙仲絲毫不覺得奇怪。

畢竟作為子女,豈能坐視他人羞辱自己的父母?倘若有人膽敢羞辱他的母親葛氏,他的反應絕對比趙王何還要激烈。

此時殿內,就聽到趙王何因為憤怒而變粗的喘息聲。

足足過了二十幾息,趙王何這才逐漸平復自己心中的怒氣。

只見他看了一眼蒙仲,略帶失望地說道:“前幾日見蒙卿在宮筵中力辯薛公田文門下的客卿,絲毫不落下風,寡人原以為蒙卿能說服兄長……”

『這是在怪我麽?』

蒙仲皺了皺眉,亦面帶不快地說道:“君上,在下學的是道家的辯術,講究的是以理服人,當初在宮筵中,在下之所以能與田文的門客力辯而不落下風,只是因為道理在我這邊,而此番,道理卻不在我這邊……君上難道是希望我用詭辯去說服安陽君麽?恕在下辦不到,請君上另請高明,告辭!”

說罷,蒙仲轉身離開。

見此,趙王何亦意識到是自己失言,連忙起身快步趕到蒙仲面前,在攔住他後,拱手告罪道:“只因安陽君言辱母後,寡人一時失態,請蒙卿見諒。”

作為君主的趙王何親自向自己道歉,蒙仲心中的不快這才消散,被趙王何拉著重新回到坐席中。

可能是因為方才的這個小插曲,趙王何亦冷靜了下來,一臉感慨地說道:“寡人這個王位究竟是怎麽來的,寡人心中亦清楚,且寡人亦承認,母後生前……確實做了不少詆毀韓後、詆毀長兄的事,但長兄提出的這兩個條件,寡人實在不能答應。”

說著,他轉頭看向蒙仲,平心靜氣地說道:“從蒙卿方才轉達的公子章的話中,有一句話深得寡人之心,他說,那些人沒有經歷過我所經歷的那些,又憑什麽來勸說我?……蒙卿,寡人自幼體弱多病,不受主父重視,邯鄲城內,王宮上下,唯獨母後最疼愛寡人,寡人這個王位,是母後為寡人爭取的,且母後在臨終前,曾淳淳叮囑寡人日後好生治理國家,成為不亞於主父的明君……非是寡人貪戀王位,實在是這個王位,寡人不想、也沒有資格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