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點兵(四)(第2/2頁)

正說著,忽然帳外有衛士稟報道:“君侯,信衛司馬蒙仲求見。”

與趙賁對視一眼,趙豹笑著說道:“讓他進來吧。”

片刻之後,就見蒙仲邁步走入了帥帳。

此時,陽文君趙豹已躺回了草榻上,見蒙仲走入帳內,斜睨了後者一眼,語氣不明地說道:“小子,聽趙賁講,你方才很威風啊,居然敢殺老夫率下的士卒立威……”

蒙仲聞言抱拳說道:“當時情況危急,在下只能想辦法控制局面,此事趙軍佐也可以作證,實在是情非得已,還望君侯見諒。”

“是這樣麽?”趙豹故意問趙賁道。

趙賁看了看趙豹,又看了看蒙仲,心中微動,當即點頭說道:“確實。”

“哦……”趙豹聞言點點頭,看似隨意地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就揭過不提了。”

蒙仲當然聽得懂趙豹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趙賁暗中教唆士卒阻擾他」一事到此為止,他蒙仲不許再追究,而趙豹呢,亦不追究蒙仲在他軍營內殺人立威,彼此各退一步,化幹戈為玉帛。

對於趙豹的這個“暗示”,蒙仲當然不會拒絕,畢竟他也不想因為那點小事就與陽文君趙豹鬧得不可開交——他率下信衛初建,少不得還得求助於趙豹呢,比如軍營、軍備什麽的。

想到這裏,蒙仲抱拳說道:“多謝陽文君寬宏大量。”

見蒙仲暗示暗示,陽文君趙豹呵呵笑了起來,目視著蒙仲點點頭說道:“小子,你很好……”說罷,他恢復了此前隨意的睡姿,問道:“你此次來見老夫,不會是因為殺了一名士卒的事吧?”

這就是投桃報李了,見此蒙仲便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想要的:“是這樣的,我信衛初立,然而並無可駐紮的軍營,不知陽文君手中可有空置的軍營呢?”

“原來是這事。”

趙豹點點頭說道:“空置的軍營倒是沒有,不過,老夫可以派人為你等建一座,反正是五百人的軍營而已,幾日工夫即可建成。”

“那就多謝陽文君了。”

在一番客套後,蒙仲提出了告辭。

看著蒙仲走出帳外,陽文君趙豹對趙賁說道:“看,這小子知進退吧?”

“確實。”

趙賁點點頭,旋即又忍不住皺眉說道:“不過,此子與公子章、田不禋的關系,頗叫人心憂……”

“這個倒是。”趙豹聞言亦捋著胡須沉思起來,旋即,他看著帳口感慨道:“但願此子莫要行差踏錯吧,老夫還真挺看好他的……”

當日,由樂毅、武嬰、向繚、蒙遂幾人代為統率那五百名士卒留在陽文君趙豹的軍營中,待後者派人為信衛軍建成新營後再從這座軍營撤離,而蒙仲,則帶著蒙虎、蒙遂二人,回邯鄲向趙主父復命。

然而,待等蒙仲回到王宮內趙主父暫住的宮殿時,卻意外地發現趙主父正在親自接見兩名客人。

只見這兩名客人,一位年老,目測大概四五十歲,身穿著皂青色的長袍,發冠上插著一根黑白雙色的羽毛,打扮地頗為奇特。

而另外一位,則是一名目測約二十上下的年輕人,不過身上所穿的,卻似乎是趙國的甲胄。

見此,蒙仲暗暗稱奇,猜測這兩位的來歷。

而此時,趙主父也以瞧見了蒙仲,笑著說道:“蒙仲,快過來拜見,這位是楚國的賢士,「鹖(hé)冠子」,亦是你道家的賢士,如今在我身邊作為客卿,剛剛從信都回到邯鄲。”

『鹖冠子?』

蒙仲仔細想了想,卻感覺自己並未聽說過。

不過既然是道家的賢士,蒙仲自然還是執後輩禮節,恭敬地說道:“晚輩蒙仲,見過前輩。”

見蒙仲這位年輕人竟然用晚輩自稱,那位名為鹖冠子的老者臉上露出幾許驚訝,轉頭看向趙主父問道:“趙主父,不知這位小友是……”

趙主父遂笑著代蒙仲介紹道:“此子,乃宋國莊夫子的弟子,蒙仲。”

“果然是莊子高徒!”

聽聞蒙仲竟是莊子的弟子,鹖冠子雙目一亮,神色間亦多了幾分親近,畢竟彼此都是道家弟子嘛。

旋即,他介紹身邊那名年輕人道:“這是老夫的弟子,同為道家弟子,日後你二人不妨多加親近。”

正說著,那名年輕人亦朝著蒙仲抱了抱拳。

“在下龐煖(n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