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第2/3頁)

李慎行也很久沒到南京了,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在西北,現在到了南京,需要好好出去逛一逛。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翻看著手中的奏折,看了幾份之後,有些煩躁的扔到了桌子上。

自從順天府普及教育以來,各地的奏折就全都上來了。大明的文官,對於教育那真的是非常積極,因為這是刷聲望的好機會。

各地的官員全都是請建公塾的,數量很多。

朝中也有不少官員贊成建立公塾,甚至有人還覺得應該向各地招募學子充作公塾老師。公務員都行,沒道理其他的仕子不行啊!

公塾老師有品級,雖然是九品,但是可以升遷。

這對很多的底層讀書人吸引力很大,比起公務員,教書育人名聲好聽的多,也體面,關鍵是一樣升遷,自然引得無數人趨之若鶩。

朱翊鈞知道的很清楚,前世教師能夠轉幹的時候,教師可是很吃香的。

在前世大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之中有一個漢大幫,這個幫派就是以老師和學生為勾結的政治腐敗團體。這種事情在大明要來的更普遍,也更合理。

這個時代推崇老師,同時也推崇座師和開蒙恩師,同窗同年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資源和政治盟友。這一點在大明都是公開的,大家也都覺得合理。

想了想,朱翊鈞覺得自己是時候成立師範學堂了。

有了公塾,培養老師也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以把各地地方召開公塾的事情壓一壓,強壓是不行的,這裏理由相對好一些。

同時也能夠在吸納一批社會上閑散的讀書人。

在大明,社會上閑散的讀書人絕對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比起社會上閑散的讀書人,地痞流氓之流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社會上閑散的讀書人減少了,不安定因素也少了不少。

“張鯨!”朱翊鈞喊了一聲張鯨,然後開口說道:“傳旨給內閣,百官奏折皆言應該推廣公塾,朕以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為公塾尋覓良師。”

“朕準備在京師建立一所師範學堂,專司培養公塾老師,讓內閣拿一個章程出來。”

事實上朱翊鈞也不想什麽事情都和官職掛鉤,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裏面的弊端朱翊鈞也知道,那就是冗官。

冗官會大大的增加朝廷的負擔,可是朱翊鈞也想不到好辦法。

這個時代人們只對當官感興趣,對於其他的事情興趣不大。別說現在的大明,即便是後世的天朝,哪一次公務員考試不是人山人海。

就連有編制的掃大街的,那也是一大堆人去,何況是這個時代的大明。

無論什麽職位,一旦和官位掛上了鉤,那絕對能讓人趨之若鶩。朱翊鈞都能想象,一旦師範學堂開始招生,必然會掀起比公務員考試更大的熱潮。

到時候說不定還會產生鄙視鏈,考師範學堂的看不起考公務員學堂的。

如果將來自己在開一個技工學堂,那就是考師範學堂的看不起考公務員學堂的,考公務員學堂的看不起考技工學堂的。

不過這種事情朱翊鈞也沒辦法,除了盡可能的提高待遇之外,根本沒辦法消除。

別說在這個時代,在後世這種鄙視鏈也是一堆堆的。

“是,皇爺!”

張鯨當然不知道朱翊鈞在想什麽,他只是知道皇爺要見師範學堂,這件事情與他的關系不大,張鯨也就不怎麽關心。

朱翊鈞吩咐完張鯨,轉身就向著後面走了,夜深了,他也該休息了。

隨著朱翊鈞的這道聖旨,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沒有出乎朱翊鈞的預料,消息傳出去之後,瞬間就得到了百官和學子的贊譽。

朱翊鈞接下來的日子主要盯著的事情除了師範學堂,還有就是匠戶改制。

去年的時候,朱翊鈞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工部尚書梁夢龍。梁夢龍建議從軍中開始改革,給予軍中匠人更高的地位。

朱翊鈞也同意了梁夢龍的想法,自從那個之後,梁夢龍就一直在忙這件事情。

時至今日,梁夢龍終於拿出了完善的方案,這一次來找朱翊鈞就是為了匯報的。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走進來的梁夢龍,微微一笑,擺手示意他免禮,笑著說道:“愛卿辛苦了!來人,給梁愛卿賜坐!”

“臣謝陛下!”梁夢龍趕忙躬身道。

等到梁夢龍坐下,朱翊鈞這才開口說道:“愛卿今日進宮來,可是來和朕說軍中軍匠改革的事情的?”

“回陛下,確實如此!”梁夢龍點了點頭說道:“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和實行,臣心裏面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請陛下提點。”

朱翊鈞看了一眼梁夢龍,嘆了一口氣,這些大臣越來越會說話了。

難道自己是喜歡被拍馬屁的皇帝?怎麽自己手底下的大臣全都往這個方向發展了?不過梁夢龍這話自己也不能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