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2/2頁)

相信過幾年之後,這裏將是一條綠樹如茵的道路,定然美不勝收。

視察了道路,朱翊鈞回到了宮裏面,宣布開修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同時開修的還要北京到薊州的道路,做準備的則是北京到錦州。

道路采取了分段承包制,由內務府下屬的路橋司承建,分包給各地的商戶。

一時之間,途經的府縣全都熱鬧了起來,大戶人家全都開始四處托人,想要承包。只不過他們的速度慢了,這塊肥肉早就被人給盯上了。

京城的勛貴和勛戚一口就撲了上來,那架勢很瘋狂。

西北發財的機會他們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們可不想錯過,於是這些路段全都被他們給承包了,然後就是如火如荼的開工了。

萬歷十五年的秋天,大明的秋收完成了很順利,非常的順利。

賦稅也全都收了上來,官紳一體納糧徹底平穩了下來,在執行兩三年,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反復了。修路也進行的很順利,商貿也發展的很快。

大明的第一家大型鋼鐵廠已經完成了選址,正在進行籌建,基本過完年就開工了。

進入冬天之後,朝廷依舊很忙,只不過朱翊鈞基本上就不管他們了,而是在皇宮裏面陪著自己的皇後和妃子,王皇後二胎得男,朱翊鈞更是連續一個多月沒上朝。

倒是年底的一份奏折,讓朱翊鈞有些吃驚。

上這份奏折的是宗室,是藩王,而這個人是鄭王。說起來鄭王一脈也是挺倒黴的,第一代鄭王朱瞻埈是明仁宗朱高熾庶第二子,明朝第一代鄭王,乃李賢妃所出。

原本只是安安穩穩的藩王,但是到了嘉靖年間,出事了。

嘉靖二十九年,時任鄭王的朱厚烷上書勸諫明世宗,希望他不要服用丹藥以求長生,希望他不要過於崇信道教,結果被降為庶人,發宗人府,禁錮在高墻內。

一直到隆慶元年,穆宗繼位後復爵,加祿四百石。

這份奏折就是現在的鄭王朱厚烷上的,內容也很簡單。

朝廷在開藩禁,鄭王府願為藩王表率,遷鄭王府於北京,至於封地王府,全部上繳國家。只希望皇上在京城給一座安身之處即可,言辭非常的懇切。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鄭王朱厚烷的奏折,心中感慨萬千,鄭王一脈,在大明之中,堪稱藩王典範,同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藩王。

不貪財,不斂財,一家子對學問非常的有興趣。

這一點不光體現在朱厚烷的身上,同時也體現在他的兒子身上。朱厚烷的兒子名叫朱載堉,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又稱“端靖世子”。

在歷史上,他的評價很多,但是卻和他藩王世子身份沒關系,他是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有“律聖”之稱)、歷學家、音樂家。

對音律有著深厚的研究,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

當然了,這還不是最特殊的,最特殊的是他對王位嗤之以鼻,只恨生在帝王家,應該是對朱載堉最好的形容詞了。

鄭王朱厚烷去世,作為長子的朱載堉本該繼承王位,他卻七疏讓國,辭爵歸裏,潛心著書。在父親被囚禁的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裏,朱載堉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朱載堉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

朱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如果不是這份奏折,朱翊鈞都快把鄭王一脈給忘了,也實在是事情太多了。

現在鄭王朱厚烷上了這份奏折,朱翊鈞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大明的藩王之中,居然隱藏著這樣一位人才。朱厚烷老了,不堪用了,但是他兒子正值壯年啊!

這是大明藩王的表率,這樣的人不捧起來,朱翊鈞都覺得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