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不許有這樣的官存在(第3/3頁)

你貪腐了,收拾你,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道理可講。

皇上要整肅官場,整肅吏治,申時行這一次是打定了主意不參合了。回去就給皇上寫一份請查吏治的奏折,然後鮮明的表明態度。

在申時行看來,一場風暴就要來了,保住自己才是關鍵。

這一次廷議的內容很快就傳遍了官場,內閣那份聖旨也傳到了京城的各個衙門。頓時無數人心慌慌,尤其是在得知趙德乾等人的判罰之後。

所有人販一律絞刑,抄沒家產,直系血親充軍發配。

一時間法紀司聲名大噪,已經到了人嫌狗憎的地步了。官員見到法紀司的人,全都繞著走,生怕被他們給盯上,簡直要了命了。

在這個時候,又一個消息爆了出來,都察院成立了一個新的衙門,名叫貪腐司。與法紀司平級,專司官員貪腐,法紀司的郎中名叫齊卞。

原本是法紀司齊斐的得力幹將,吏部侍郎趙德乾案就是他負責的。

這個消息大家還沒消化,又一個消息傳來了,都察院右都禦史王家屏調任吏部侍郎。接任都察院右都禦史職位的,乃是南京戶部侍郎趙廉。

雖然都察院的右都禦使官職不小,換人了肯定也會引起討論,但是絕對不會引起軒然大波。

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現在誰都知道,都察院右都禦史掌握著大明法紀司和新成立的貪腐司。在這麽一個關鍵的時候換人,不能不讓人想入非非了。

尤其是當趙廉的資歷爆出開之後,可以說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趙廉之前的資歷倒是沒什麽,雖然升官挺快,可是大家也都不在意,這樣的人在大明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可是趙廉這一次升官,還調任都察院右都禦史,掌法紀司和貪腐司事,主要是因為他在南京和福建的作為。

查福壽膏案,查甄家通倭案,這兩個案子就沒一個小案子。

據說因為這兩個案子,被誅殺之人,已經有好幾百了。隨著趙廉入京,人數已經越來越多了,等到趙廉來到京城的門口,人數已經增加到三千多人了。

至於趙廉的形象,基本上酷吏有的,他都有了,各種段子傳的也是煞有介事。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聽著張鯨的匯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希望趙廉知道這些消息之後,不要崩潰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