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2頁)

內務府也需要納稅,可以看成是皇帝的私人企業,他是盈利性的商業行為。

如果將內務府的錢劃到國庫去,那也是自己調過去,而不是直接劃歸到國庫,他們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內務府的人銀子自己大部分會用到商業上面,比如對付東林黨的士紳。

事實上東林黨不是幾個人,而是一個基層,代表江南新興的士紳商人。

這些人雖然也種地,但是更多的卻是種桑,從事大規模的商業行為。與後來形成的齊浙楚黨不一樣,齊浙楚黨是傳統的地主黨派,他們捍衛是士紳地主階級的利益。

比如東林黨需要勞動力,他們就主張百姓可以自由移動,關卡城稅要免掉。可是這些卻不是地主階級能容忍的,他們的主要利益來源於土地和佃戶。

一點勞動力自由流動,大家都去做工了,那誰給他們種地?

東林黨和其他各地黨派的黨爭,其實是兩個階級之間的鬥爭。雙方都想打倒對方,於是就將目光放在了朝堂上,這是生死之爭,這也是為什麽齊浙楚黨敗了之後,寧可投靠魏忠賢做閹黨的原因,因為這不是簡單的權力政治鬥爭,而是不死不休的利益之爭。

在美國也發生過這樣的戰爭,那就是著名的南北戰爭。

北方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勞動力都被束縛在南方的奴隸主手裏面,於是有了廢除奴隸法案,有了南方獨立,有了南北戰爭,說白了大明也是這個苗頭。

只不過雙方將戰場放在了朝堂上,鬥的你死我活。

這個時候什麽國家利益,什麽大明百姓,一點都不重要了。

朱翊鈞深知這裏面的事情,自己如果推行攤丁入畝開關津,實際上會得到東林黨的支持,雖然要納稅,可是土地稅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少。

反對這個政策的必然是齊浙楚黨這樣的地方黨派,而自己要推商稅,反對激烈的必然是東林黨。

前面自己推養士銀,東林黨也沒出現,雖然反對聲浪不小,可是沒什麽實際行動。可是這一次揚州的鹽政,加上西北的毛紡織,徹底點燃了一些人,也使得他們更早的將目光落到了朝堂上。

或者說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只有在朝堂上掌握足夠的話語權,才能夠保住自己的利益。

嘆了一口氣,朱翊鈞揉了揉腦殼,事情麻煩了。想要簡單的解決這件事情,怕是不容易了。不過朱翊鈞也知道,這也未見得算是壞事。

現在的朝堂上一潭死水,倒是可以刺激一下。

張居正死後,這才幾年,朝堂就再一次分裂了,自己想要一個團結忠心的執政隊伍,現在看來是沒戲了。想到這裏,朱翊鈞自嘲的笑了笑。

平衡!

古代地方最常玩的手段,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己這一次要好好想一想了。

事情越演越烈,當一份彈劾戶部尚書張學顏的奏折遞上來之後,徹底的點燃了這場風暴。與之前彈劾其他人朋黨的事情不一樣,這一次彈劾張學顏是實錘。

身為戶部尚書,勾結邊將,收受賄賂,為其虛報功績,李成梁大多大捷為虛報功績。

這份奏折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大臣勾結地方武將,這本就是犯忌諱的事情。收受賄賂,偽造大捷,虛報功績,這罪名要是坐實了,張學顏官是可定當到頭了,說不定還會被治罪。

一時間朝堂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是大事要來了。

朱翊鈞看著手裏面的奏折,忍不住嘆氣道:“這可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啊!”

這也是東林黨慣用的伎倆,在前世一個遼東,閹黨和東林黨都用來說事。這一次還是遼東,盯上是李成梁,搞這麽大,無論如何都要有一個說法。

嘆了一口氣,朱翊鈞看了一眼張鯨,開口說道:“去把張學顏的資料給朕拿一份來。”

東廠的資料庫建了好多年了,大部分朝廷官員的資料都有,非常詳細,裏面甚至有不少見不得光的東西。朱翊鈞現在想看的就是張學顏的資料,這些人明顯是想徹底搞死張學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