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第2/2頁)

“你去找欽天監!”朱翊鈞看著徐光啟說道:“讓他們弄出一套新的計時方法來。”

“這個不行,不準確,也不方便,太麻煩了。”

徐光啟躬身道:“臣領旨!”

事實上劃分時間這方面,徐光啟自己也不擅長,他這個就是照搬的日晷,現在有了皇上的聖旨,這就好辦了。在大明,要說誰擅長這個,欽天監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徐光啟走了,大座鐘也被擡走了,雖然朱翊鈞挺想把它留下,可是這玩意明顯不是成品。

留下這個,讓徐光啟和欽天監在做一個,朱翊鈞覺得這純屬於浪費。朱翊鈞覺得還是等到量產在說,讓欽天監編一個新的計時方式,也能把座鐘傳出去。

這件事情朱翊鈞也就不在去想了,不過看到徐光啟,他就想起了另外一個人。

“張鯨,那個李贄現在去哪裏了?”朱翊鈞看著張鯨,開口問道。

自從自己把李贄弄進京,一直都是放養的狀態,看到徐光啟才想起他。自己還想讓他給自己弄出一個思想綱領出來,這段日子倒是把他給忘了。

“回皇爺,李贄就在大興縣!”張鯨連忙躬身道。

“自從去了公務員學堂之後,李贄就和那些公務員一起學習,前些日子公務員去大興縣之後,李贄也跟著去了。聽說這兩天跟著公務員下鄉了,據說是去體察民情了。”

聽了張鯨的話,朱翊鈞就笑了,不錯,很不錯。

京城這邊,朱翊鈞心情大好,在回京的路上,戚繼光的心情也大好。

西北戰事已定,他已經帶著京營班師回朝了,這麽多的軍隊不能一直放在西北,不說其他的問題,光是糧草就是一個問題。那邊也沒什麽戰事,朝廷早就催著戚繼光回京了。

同行的自然還有三娘子的朝見隊伍,大軍朝著京城開拔。

雖然朝廷的賞賜還沒下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的賞賜必然很豐厚,整支軍隊的氣氛很不錯。

內閣值班房。

申時行放下手中的資料揉了揉腦袋,然後開口說道:“幾位,你們整理的差不多了吧?”

“閣老,皇上這個時候要河套的資料,怕是要復河套吧?”余有丁將一份資料放下,然後開口對申時行道。

提起復套,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個是一件麻煩事,說起復套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夏言。說到夏言,那就不能不提嚴嵩,當年復套鬧出了多大的動靜啊!

“閣老,這河套不能復啊!”潘晟也開口說道。

“陛下對西北一戰,萬歷十年積存消耗一空,如果在收復河套,兵馬糧餉,駐軍屯墾,這都是要花錢的。朝廷現在的財政根本負擔不起,現在瓦剌已經不能為患,河套之患也就不復存在了。”

雖然潘晟這麽說,可是大家都知道,想要勸說皇上放棄復套,怕是困難啊!

皇上雖然年少,但是經常自比漢武,這個朝堂上下都知道,這剛打完瓦剌,順勢收復河套自然是可為的。漢武帝打河套,那是為人所稱頌的,皇上想效仿那也是正常的。

可是朝廷沒錢,打不起,真的非要出兵,那就是窮兵黷武了。

申時行嘆了一口氣,自己和皇上的關系剛剛緩和了一些,難道這一次又要站到對立面?復套說的好,可是真的打起來,怕是撐不住啊!

“諸位,這是我剛剛翻查的資料,成化年間,毛烏素沙地已蔓延到了榆林,河套地區的沙漠化不再適宜於農耕。萬歷二年延綏中路邊墻外,出現平墻大沙。”

“朝廷為了除沙,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西北這兩年天時不佳,幹旱少雨,瓦剌一戰,已經讓西北的情況變得更糟了。如果出兵復套,那情況就會更差。”說到這裏,申時行嘆了一口氣:“不能復套啊!”

三個人都這樣表態,可是最後一個內閣大學士陳炌卻沒說話。

不過三個人早就習慣了,別說現在不說話,哪怕是陳炌贊成皇上的想法復套,三個人都不認為有什麽奇怪的。說不定陳炌還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向皇上表忠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