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拉打結合(第2/2頁)

“錦衣衛那邊不會派人去了,但是東廠這邊,朕會讓張鯨跟著你走一趟。”

事實上張鯨出京也是朱翊鈞不得已選的,揚州和南京那邊也有不少太監。這些鎮守太監早就做慣了土皇帝,派了王忠過去,根本就壓不住他們。

只有張鯨這個老太監,地位高,權力重,名聲也大。

加上辦事夠絕,手段也夠高明,有他去了,那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這次自己要一舉撞開揚州鹽商這張網,徹底墊定自己鹽政改革的大幕。朱翊鈞心裏面很清楚,不把這些鹽商打服了,打怕了,事情根本就沒法辦。

想要用,那就要先打一波,只有打完了,他們才會乖乖的聽話。

聽到張鯨要和自己一起去,曹一夔眉頭一挑,這一次在河間府曹一夔就見識到了張鯨的手段。那手段絕對不是王忠可以比的,不但手段老辣,而且很是陰狠啊!

根本就是一個為達目的,基本上不講手段的人。

雖然曹一夔心裏面有些抵觸,可是曹一夔也知道,自己即便是反對也是沒用的,皇上肯定還是會讓張鯨去的。另外他也知道,張鯨去對自己的好處也是多多。

至少自己不用扮白臉了,自己唱紅臉就行了,估計張鯨下揚州的消息傳出去,肯定會嚇傻不少人。

朱翊鈞見到曹一夔沒說什麽,點了點頭道:“那你就盡快出發吧!”

“臣遵旨!”曹一夔再一次說了遵旨,然後躬身告退了。

曹一夔和張鯨去查揚州的案子,肯定會掀起腥風血雨,不過朱翊鈞考慮的不是這個,而是在這個之後的重建。鹽政不能亂,一切都要在維穩的情況下進行。

事實上大明的富商太少,這才凸顯出了鹽商,等到自己的改革展開,不少人就會發現,鹽商其實賺的是辛苦錢。

“看來內務府的目標要改一改了啊!”

李中行那邊正在研究織機,不過時間太短,進度緩慢,朱翊鈞覺得應該讓他去揚州一樣。到揚州收拾這個爛攤子,李中行最合適了。

李中行本身就是晉商,而且是鹽商,他出面能夠讓很多鹽商相信他。

在這個行業之中,李中行也有大量的人脈,不至於讓人覺得這一次是朝廷在割韭菜。如果讓人覺得朝廷是在割韭菜,那估計也沒人敢買自己的鹽場了。

殺一批,拉一批,這才是王道,曹一夔和張鯨去殺一批,李中行去拉一批。

至於拉過來的這一批,交給李中行管肯定是不行的,到時候只要安排一個新的官員掌握食鹽司就行了。朱翊鈞心裏面最合適的人選是曹一夔,只不過前期曹一夔不合適。

想通了這件事情,朱翊鈞覺得要把李中行叫到宮裏面,好好的囑咐一番了。

至於李中行能不能幹好這件事情,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以李中行的能力眼光,這點事情肯定難不倒他。估計這個家夥還能從裏面獲得不少的好處,比如提拔一些和他關系不錯的商人。

這種事情朱翊鈞是不擔心的,因為這種事情在什麽時候都免不了,只要不鬧出亂起,好好做事,那也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在朱翊鈞準備開展鹽政的時候,京城門口迎來了一撥人。

這是一波帶著煞氣的士卒,看裝備和樣子就知道是邊軍,尤其是他們騎著的馬,這種好馬一看就是戰馬,這種好馬在京城可是不多見的。

在人群之中,一員五十多歲的大將端坐在馬上,紅纓隨著戰馬的起伏抖動著。

紅撲撲的臉膛上,一雙目光炯炯有神,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薊遼總兵戚繼光。

看著京城的城門,戚繼光舒了一口氣,聖旨到了薊州之後,自己安排了那邊的事情,可以說是兼程趕往京城了。這一次從薊遼調任京營,戚繼光倒是沒什麽抵觸。

事實上戚繼光對這位新皇還是很好奇的,自從去年親政以來,這位新皇對軍隊可是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感。在張居正死的時候,戚繼光還擔心過一段時間,現在則是一點擔心都沒有了。

從薊遼總兵到京營提督,戚繼光也算是升官了,但是他更想和這位新皇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