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張四維的不甘心(第2/2頁)

張四維一旦回鄉守孝,那申時行就會接任內閣首輔,還會有他們這些人的好果子吃?

事情到了這一步,申時行接任內閣首輔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申時行會放過他們這些人?也不知道誰開了一個頭,張四維要奪情的風聲瞬間就傳了出去。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了一眼申時行,開口說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張閣老喪父,內閣的事情你就先擔起來,不要出了什麽紕漏。”

“臣明白!”申時行恭敬地說道。

事實上此時申時行的心裏面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從為人的角度來講,人家喪父,自己應該同感悲傷,幸災樂禍不是君子所為。可是張四維回家居喪,自己接任內閣首輔,這又是好事情。

加上前一段時間自己和張四維的爭鬥,現在他走了,著實讓自己松了一口氣。

“張閣老那邊安排好,不要讓人打擾,也不要鬧出什麽風言風語來!”朱翊鈞又囑咐了一句。

當然,申時行明白,這話看似是在囑咐自己,實際上是在告訴自己,張四維回鄉居喪已經是板上釘釘了,那些鬧騰著給張四維奪情的,你壓一壓。

“為內閣首輔,要有胸襟,不能因為政見不合就除之。”

朱翊鈞看了一眼申時行,又告誡道:“凡是要向前看,宰相肚裏能撐船啊!”

這話說的就很直白了,擺明了就是告訴申時行,不要去折騰那些同意養士銀的官員。這一點申時行明白,雖然那些人看起來是張四維的人,但是養士銀可是皇上提出來的。

如果自己針對這些人,那就絕對會讓皇上不滿的。

“臣明白!”申時行連忙躬身道,不過申時行也放心了,這內閣首輔之位是自己的了。比起內閣首輔之位,那些人就什麽都算不上了。

張四維很快就上了拜辭折子,朱翊鈞也沒挽留,直接準許了他回鄉居喪。

在訃告送到張四維手裏面三天後,張四維離開了京城,趕回山西去葬父了。申時行則是在第三天,把自己的椅子擺在了右邊,正式成為了大明的內閣首輔大學士。

張四維走了,內閣跨入了申時行時代,這需要一個震蕩期,於是朱翊鈞開始低調行事。

每天除了看折子,朱翊鈞大部分的時候都在後宮,陪陪王皇後。在這期間,朱翊鈞成功的讓宜妃和昭妃懷上了孩子,後宮的喜慶氣氛更濃了。

朱翊鈞不時的也陪陪李太後,這位老太太最近心情很好。

大兒子有孩子了,三個,二兒子也要開府了,李太後到處給他找媳婦。按照李太後的想法,要等到朱翊鏐在京城大婚之後在去就藩。或許要和二兒子離別了,這一走就不知道什麽時候再見了,李太後就朱翊鈞大婚的事情就更上心了。

朱翊鈞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朱翊鏐,流鼻涕的小屁孩也長成大小夥子了。

經過學宮的打磨,朱翊鏐身材高大,體型健碩,看起來非常的不錯。整個人也沒沾染上什麽不好的習慣,為人謙恭有禮,倒是有幾分賢王的樣子。

“想就藩嗎?”朱翊鈞看著朱翊鏐,笑著問道。

朱翊鏐一愣,隨後就被這個問題給嚇了一跳,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當然明白就藩意味著什麽。心裏面說不憋屈是假的,地方上的藩王過的是什麽日子。

王府的事情說了不算,連田產都是王府長史代管的,離開封地所在城池都不行。

說是就藩,實際上與關起來差不多,整日在王府裏面過得生活很淒慘。有些志氣的,開始做學問,沒志氣的,那就徹底墮落下去了,整日裏玩女人生孩子,直到把自己玩死。

這些年在學宮學文練武,朱翊鏐也很想做點什麽,甚至想過馬踏草原,哪怕是戰死沙場,他也不想去王府被當豬養。或許母後會給自己很多的田地,很多的女人,很多的錢財,可是那樣的日子真的不是他想要的。

不過這些話他不敢說,更不敢對自己的皇兄說。

從小到大,自己都在皇兄的陰影下長大的,什麽都不如皇兄,宮裏面的人也稱呼皇兄為賢明之君。可是朱翊鏐知道,自己的皇兄狠起來,絕對不會對自己下不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