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俞大猷之死(第2/2頁)

朱翊鈞連忙走過去,伸手按住了俞大猷,手也抓住了他伸出的手,輕聲道:“朕在,朕在!”

“陛下,來了!”俞大猷看著朱翊鈞,似乎想要扯出一抹笑容,可是只是輕輕的扯了扯嘴唇,聲音中透著有氣無力地說道:“陛下,臣,怕是不行了。”

“臣一生征戰,身子骨早就不行了,如果不是這幾年陛下為臣吊著命,臣怕是早就不行了。”

朱翊鈞感覺著俞大猷顫抖著雙手,輕聲安慰道:“愛卿,放心,只不過是偶感風寒,沒事的,好好養病,朕還等著你領軍為朕征戰呢!”

“陛下,臣的身體,臣自己知道,臣怕是不能為陛下征戰了。”

“陛下,在京城的這些年,臣過得很好,一輩子都沒這麽好過。臣看著陛下勵精圖治,看著大明變得好了,臣也相信陛下一定會成為中興聖主。”

“不過臣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不過沒關系。”

“沒關系,臣在下面會為陛下祈福的,會為大明祈福的。”

朱翊鈞看著俞大猷的臉,聽著他滄桑的聲音,腦海中出現的確是那個一身戎裝見自己的俞大猷。此時此刻,朱翊鈞很疼,很心疼,眼淚再也忍不住落了下來。

自己的動作很大,依仗的就是俞大猷,依仗的就是他的左龍武衛。

因為有他在,自己心安,因為他他在,自己心裏有底,可是此時此刻,他卻躺在病床上,而且命不久矣,朱翊鈞豈能不心疼,豈能不傷心。

“陛下,人言士為知己者,臣為大明而戰,臣不後悔。”

“能得陛下信重,臣心裏感激,臣,臣,在給陛下磕個頭吧!”

朱翊鈞聽著俞大猷的話,站起身子,退後了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皇冠,站在原地,看著俞大猷,雖然強自控制,可是眼淚還是忍不住的掉。

掙紮著從床上爬起來,俞大猷趴在床上,對著朱翊鈞磕了一個頭。

“臣俞大猷,辭別陛下了!”

說完這句話,俞大猷仿佛耗光了全身的力氣一般,跪在那裏一動也不動了。

養起頭,朱翊鈞靜靜的走過去,發現俞大猷已經咽氣了。伸手將他的身體放平,朱翊鈞開口說道:“愛卿,平身了!”

當朱翊鈞走出俞府的時候,整個俞府已經響起了哭聲。

朱翊鈞回頭看了一眼俞府,轉回頭對張鯨說道:“回宮吧!”

俞大猷死了,這讓朱翊鈞的心情很糟糕,俞大猷的死,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大明一批老將的老去。包括劉顯,包括馬芳,這些人的老去,代表著自己的依靠少了。

接下來的幾天,朱翊鈞都沒有想著去做什麽,只是沉浸在俞大猷離開的悲痛裏面。

與張居正的死不同,那個時候,朱翊鈞知道張居正命不久矣,或者不一定什麽時候,但是朱翊鈞是有心理準備的。可是俞大猷的死太突然了,突然的讓朱翊鈞措手不及。

“皇爺,這是內閣送來的治喪折子!”張鯨把一份奏折遞給朱翊鈞,恭敬地說道。

說是治喪折子,實際上就是俞大猷的身後事,包括對他的封賞以及謚號。

打開折子,朱翊鈞發現這上面給出的謚號是武惠。在大明的武將之中,謚號是按照這樣的排序的,排在第一的是寧,然後依次毅、敏、惠、襄、順、肅、靖。

這裏面給俞大猷謚號惠,算是一個中等的評價。

朱翊鈞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將奏折拿了過來,提起筆在上面將惠字給劃了下去,直接在後面寫上了一個毅。朱翊鈞給俞大猷的謚號是武毅,他覺得俞大猷當得起這個稱呼。

之所以沒用武寧,是因為寧字太高了,要知道大明開國到現在,謚號寧的武將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山靖王徐達。雖然朱翊鈞很看重俞大猷,可是給他上徐達的謚號,實在是太重了。

至於通謚,那就更不適合俞大猷了,謚號武毅,這已經是對他最高的評價了。

看了一眼後面的賞賜,朱翊鈞沒覺得有什麽,但是後面的追封就讓朱翊鈞不滿意了。在一次提起筆,朱翊鈞在俞大猷的追封上寫了三個字:鎮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