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潘季馴的震驚(第2/2頁)

朱翊鈞還寫了標準的問題,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每一個零部件都要可以替換。

標準化,流水線,這才是能夠提高效率和品質的保證,雖然不會出精品,但是卻能夠出合格產品。對於大批量生產的軍械產品,合格產品最重要。

有了水力沖壓機,朱翊鈞相信潘季馴肯定能做到的。

坐在凳子上,潘季馴看著朱翊鈞列舉的條陳,臉上的表情很精彩,時而嘆息,時而興奮。對於一個主持過治水的人來說,潘季馴自然知道這些東西的作用和好處。

半晌,潘季馴看完了條陳,躬身道:“陛下果真大才啊!”

朱翊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東西你拿著,如果哪裏不行,那你就看著修改,但是有一條,不能削減匠戶的薪俸。朕會讓戶部每月給予錢糧,也要嚴禁貪墨糧餉的事情發生。”

“皇上放心,臣明白!”潘季馴連忙躬身答道。

君臣二人因為這個條陳似乎親近了不少,說起話來也少了不少生疏。潘季馴說了不少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朱翊鈞在旁邊查缺補漏,兩個人一直說到正午才完。

朱翊鈞賜宴,吃過之後,潘季馴才離開了皇宮。

只不過離開皇宮的時候,陳矩跟在了潘季馴的身邊。

“潘尚書,咱家先帶著你去兵仗局那邊看一看吧!”陳矩和潘季馴坐在馬車上,笑著對潘季馴說道:“皇爺讓咱家和潘尚書交接,是因為咱家之前在兵仗局待了八年。”

潘季馴一愣,看著陳矩的樣子,似乎對兵仗局感情很深啊!

可是兵仗局又不是什麽好衙門,在宮裏面也不是太監願意去的地方。

關鍵是看陳矩的樣子,明顯是很得寵的,怎麽會在兵仗局八年呢?雖然心裏面疑惑,可是潘季馴卻沒有問,他知道這個謎底在他到了兵仗局之後,肯定會揭開。

果然,到了兵仗局之後,潘季馴就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

這裏哪裏是一個小小的兵仗局啊!

幾十座高聳的煉鋼爐,到處都是來往的馬車,更是到處都能看到工匠忙碌的身影。看著一匹馬拉著一輛炮車從自己的身邊經過,潘季馴更是差點掉了下巴。

“當年咱家來這裏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地。”

“皇爺舍得花銀子,咱家就在這裏與這些人一起,平整土地,見高爐,煉鐵、煉鋼,等到鐵和鋼煉好了,又開始研究鑄炮,研究改進火銃。”

“鳥銃想必大人也聽說過,可是皇爺說鳥銃缺點太多,讓我們研制一種新的火銃。”

“皇爺說咱們大明使用的鳥銃是嘉靖年間的時候從紅夷那裏弄來的,紅夷這麽多年肯定會造出更好的火銃。咱們大明當然要用最好的,所以皇爺希望我們造出更好的火銃。”

“據說那是一種燧石打火的鳥銃,不用點火,很厲害。”

“不過咱家沒能造出來,不過咱家希望潘尚書能夠做出來。”

潘季馴看著陳矩,聽著他帶著感情的話語,沉聲說道:“不是說內廷會派一個鎮守太監過來嗎?不如本官上書皇上,這個鎮守太監就讓陳公公來做吧!”

事實上潘季馴還真的打的這個主意,原本還沒感覺,現在看到這裏的情況,他真的想把陳矩留下來。

自己到京城來,兩眼一抹黑,對什麽武備司更是什麽都不知道。

如果有了陳矩這個內行,在合適不過了,反正內廷要派人過來,那還不如選陳矩。別的不說,肯定不會發生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看陳矩的樣子,比自己都內行。

潘季馴也沒等陳矩回答,直接說道:“本官會上書陛下的!”

陳矩是太監,有些話他不好說,但是潘季馴是文臣,他沒這個顧忌。見識到陳矩的能力之後,他才不會傻到放走陳矩,在搞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太監來。

治理河道這麽多年,潘季馴深知有一個靠譜的人是多麽重要。

自己不能事必躬親,很多事情是需要別人做的,一個靠譜又能做事的人可是很難找的,對著四下看了看,潘季馴笑著說道:“陳公公,帶著本官參觀一下這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