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

聽了朱翊鈞的話,劉顯頓時就激動了,連忙跪倒在地說道:“臣一定不負陛下重托!”

“你先寫一份折子上來吧!”朱翊鈞看著劉顯,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情畢竟是大事情,需要綜合制定計劃,不能兩方面腦子一熱就動手。

“臣遵旨!”劉顯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鈞看著劉顯背影,有些頭疼的嘆了一口氣,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做起來真的沒那麽簡單。關鍵是京城不能亂,朱翊鈞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試點。

說起京營,也叫三大營,建立的時間就早了,要追溯到明初。

最巔峰的時候在永樂時期,永樂皇帝就是以三大營北征的,打的蒙古人不敢南顧。

只不過土木堡之變之後,三大營徹底完蛋,剩下的也只是一下老弱病殘,根本沒法打,甚至都沒法看了。一直到正德皇帝,這位大明朝最喜武事的皇帝。

正德初,十二團營僅選出六萬零五百銳卒,於是調邊軍數萬人入衛京師,名之“外四家”。又立東西兩官廳,東官廳操練正德初所選官軍,西官廳選團營及勇士、四衛軍操練。

事實上那一次三大營的清洗就很徹底,加上以邊軍精銳充任新軍,戰鬥力是可觀的。

這也是後來正德皇帝能夠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的依仗。只不過正德年輕,加上父親去得早,做事難免沒溜了一些。

放在後世,其實就是貪玩,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正德皇帝建立的京營,在那個時候絕對是戰鬥力很強悍的,只不過經過嘉靖朝的經營,三大營算是徹底完蛋了。在嘉靖二十九年,更是罷團營和兩官廳,恢復永樂時三大營舊制。

不同的是三千營改名神樞營,其三營司哨掖等名及諸內臣俱裁革,而以大將一員統帥,稱總督京營戎政。以文臣一員輔佐,稱協理京營戎政。

文官一摻和,三大營徹底歇菜了,不過朱翊鈞看來,三大營最大的問題還是士卒來源的問題。

不改變兵卒的戶籍制度,基本上就沒戲,父死子繼的事情絕對要不得。

只有募兵制才是王道,而且當兵到了一定年限,那你就要回家,就像後世征兵一樣。朱翊鈞現在考慮的是突然整改十多萬人,容易出亂子啊!

京營位於京城,如果再有有心人煽風點火,真的容易出事情。

真要是京營除了事情,就算沒鬧騰出什麽幺蛾子,自己這個皇帝估計也就威望大減。

朱翊鈞看了一眼身邊的張鯨,直接開口問道:“劉顯這一次進京可帶了家眷?”

“回陛下,沒有!”張鯨連忙說道:“不過他的帶了自己的兒子劉綎進京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一點倒是沒什麽意外,京城居之大不易,以劉顯的俸祿和資歷,想要把家人給接到京城來居住,那真是的養不起啊!

“準備一套宅子,讓劉顯把家人接到京城來。”朱翊鈞想了想,直接吩咐道:“讓李太醫給劉顯調理一下身體,別事情沒做,人先垮了。”

“老奴這就讓人去辦!”張鯨點了點頭,連忙開口說道。

朱翊鈞其實有些擔心劉顯的家人,倒不是其他人的,而是害怕有人拿劉顯的家人搞事情啊!

“明天著急都督府的大都督們禦前覲見!”朱翊鈞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些人。

邊軍或者戚家軍這樣的募兵,武軍都督的這些大都督說的不算,可是京營這種地方,他們可以說根深蒂固了。各個團營的掌營官可都是侯爺,說白了就是勛貴。

要想真的改變三大營,這些人肯定就要有人挪窩了。

想到一次性把這些人挪窩,朱翊鈞的頭更大了,不行,絕對不能這麽做。朱翊鈞準備先找五軍都督府的幾位大都督談一談,事實上這些大都督其實都是大明頂級的勛貴。

定國公、成國公等等,如果得到他們的支持,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事實上朱翊鈞覺得得到他們的支持並不困難,這些人這些年都快廢了,只不過這樣做勛貴就徹底成了擺設,這樣是不行的,解決不好這個問題,是要出亂子的。

朱翊鈞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學宮,看來是時候把這些人拉出來溜溜了。

說起自己的學宮,朱翊鈞原本是打算建成貴族學校的,結果搞到最後直接破產了。如果不是朱翊鈞讓張誠盯著,現在估計都該黃了。不過朱翊鈞覺得以後學宮擴建成軍校或者講武堂,難度不會太大。

這些年學宮可是一直都在不停的培訓,第一批學員像成國公的孫子,在裏面都呆了快五年了。

這兩年朱翊鈞也經常去那邊,學宮的武事可是從來都沒間斷過,已經不少文臣上書彈劾皇帝戲於武事,只不過全都被張居正給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