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的想法

“爹,京城出了什麽事情了嗎?”張敬修端著一盞燈走了進來,外面已經到了掌燈時分了,老爹的書房還黑著,張敬修也就進來了。

因為這是張居正的書房,能進到這裏的下人也就遊七一個。

現在遊七可是大忙人,張文明的喪事全都是遊七操持,裏裏外外的,顧不到掌燈這件事情也不算什麽。看到老爹坐在那裏沉思,張敬修忍不住問了出來。

自己老爹的為人張敬修當然知道,京城這些日子沒少來信,可是張敬修還是第一次看到老爹這個樣子。

“你看看!”張居正伸手將那封信遞給了張居正,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張敬修點了點頭,這種事情平常老爹也沒少做,畢竟張居正也要培養自己的兒子。伸手拿過信紙,張敬修快速的瀏覽了一遍,然後才擡起頭看向了張居正。

“看出什麽來了?”張居正看著張敬修,有些考教的問道。

“皇上要提拔武人的地位。”張敬修想了想,開口說道:“皇上想要權了,父親,這。”

張居正笑了:“沒那麽簡單!”說完張居正將信紙拿了過來說道:“皇上這不是提拔武人的地位,也不是簡單的要權,這是試探,這也是在鋪路。”

“不明白?”張居正見張敬修還不懂,索性就說道:“這次父親離京,皇上第一次主政。”

“前幾天還有人上奏折罷了為父的官,可是皇上對那人嚴厲申斥,而且還嚴令以後不許再上這樣的奏折,皇上不是想收權,如果想收權,那就對為父下手了。”

“皇上這樣做,其實是在彰顯自己的態度,也是對群臣的一種試探。”

“當然了,皇上想要收軍權也是了!”說到這裏,張居正自己先笑了,上一次自己和張鯨的事情,事實上就是因為禦馬監和宮中的禁軍。

顯然皇上長大了,不想把自己的安全交到別人的手裏面。

提拔了俞大猷,想必俞大猷也該升官了吧?為此皇上不惜閑置了俞大猷好幾年,張居正事後也想明白了,自己的皇帝學生怕是幾年前就有這個心思了。

張敬修神情有些復雜的看著老爹,遲疑了半晌才說道:“爹,你是不是。”

話還沒說完,張居正就擺了擺手,笑著說道:“爹知道你想說什麽。”

“改革是沒有好下場的,這種話你的嶽父是說的出來的。”

張敬修的老丈人名叫王之誥,也是一個狠人,12歲父亡,由母撫育讀書。嘉靖十八年,補弟子員,次年食廩。嘉靖二十二年中舉,次年中進士,授江西吉水縣知縣。

雖然做得是知縣,可是王之誥的官可不是做官得的,而是軍功。

從他的升官軌跡來看,他在河南平過叛,巡撫遼東打過土蠻,總督山西陜西軍務的時候,也打過韃靼人。總督過京營,做過京營戎政大臣,還升任了刑部尚書,同時兼任南京兵部尚書。

王之誥也被成為兩尚書,加上他是張居正的親家,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

這位被譽為官場新星的人物,未來的內閣大學士,他選擇了隱退,而且是耍無賴的那種。

萬歷三年,王之誥請求護送母親而請假回鄉,逾期不返朝廷,被彈劾。反正無論朝廷怎麽說,他就是不回去,朱翊鈞也沒辦法,畢竟人家在寡母膝下盡孝,你總不能非讓人回來吧!

畢竟大明喊以孝治天下,你總不能讓人家不孝吧!

那皇上成什麽了。

王之誥得以辭官,事實上王之誥辭官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張居正。雖然也有孝順母親的想法在這裏,可是為母盡孝,那也不一定非回到老家啊!

那個時候王之誥下一步就是入閣了,可是張居正已經展現出了他的政治野心和抱負了。

王之誥非常不看好張居正的改革,也勸過他,畢竟歷史上的改革者下場都不好,從最有名的商鞅,到後來的範仲淹王安石,下場都很淒涼啊!

殷鑒不遠,王之誥自然看的透徹,只不過張居正打定了心思要改革。

張居正堅信自己能成,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萬歷是他的學生,而且一直都非常聽話,他有信心能把萬歷皇帝培養成自己心中的君主。

看了一眼張敬修,張居正笑著說道:“爹現在名聲都臭了,如果改革不完成,那就真的沒法翻身了。放心,為父有分寸,等到回京之後,為父會盡快推動改革,完成之後,為父就辭官回鄉。”

“頤養天年,含飴弄孫,到時候為父在去找你的嶽父算賬。”

張敬修聽了這話,心裏面松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好,到時候讓弟弟們多生幾個,為咱們張家開枝散葉,到時候讓他們承歡膝下,也聽一聽父親的教導。”

事實上萬歷八年的時候,張居正以改革完成為由,幾次上書辭官,可是全都被萬歷皇帝或者說李太後給推了回來。畢竟不想張居正走得不光是張居正,還有馮保和一大票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