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考成法(第2/2頁)

開墾團田,說得好聽,開墾的田地都不夠他們吞並的,開墾多少,他們就能獲利多少。

後面的什麽取士不分等級貴賤,按照個人才智,予以破格錄用。這種說法一方面收買人心,另外一方面是在給自己謀福利。按照個人才智破和錄取,什麽人有才智?還不是他們說的算。

看著高大上的口號,其實都是掩蓋他們見不得人的目的。

等到萬歷死了,通過三大案,他們的努力終於實現了,廢除礦稅,降低了商稅和關稅。只不過泰昌皇帝只活了一個月就死了,他們根本沒來得及做更多。

上來的天啟皇帝根本不理這些嘴炮黨,而是任用魏忠賢,建立起了閹黨,也就是在三大案之中被打趴下的那些人。

不過東林黨背後有江南集團的支持,底蘊深厚,在天啟皇帝死後,搬倒閹黨的過程中,他們又崛起了,或者說是忽悠住了崇禎皇帝。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

有事情就管崇禎皇帝的內庫要錢,要不就加征農稅,最終整個搞亂了國家的經濟體制,崇禎皇帝窮的都要賣褲衩子了。等到大明滅亡之前,崇禎皇帝才想起大哥的話,想起魏忠賢。

崇禎皇帝才會讓人收斂了魏忠賢的屍骨,才會喊出那句“文臣誤我,文臣皆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