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老百姓會用腳選擇的

“信公,我們的確可以解決兩百萬國債的銷售。”

李定國很坦誠地說。

這時候南京到貴陽的通訊站已經建成使用,這東西在雲貴山區的使用效果其實更好,畢竟它的傳遞路線是直線,兩座山頭直接各架一座,基本上就能解決山路驛馬跑半天的,唯一的麻煩在於建設難度……

那是真正的艱難。

光為了修到貴陽去,錦衣衛下屬的通訊處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很多地方根本就是無人的原始森林,必須得開辟山路,而且各種零部件全都得人扛。三年雇傭了近萬山民,期間因為墜崖,毒蛇咬,染病甚至被野獸咬死,總共死了近百名錦衣衛和四百多雇員,不說建設成本,光撫恤和賠償金就是一筆巨資,但也真正讓南京和貴陽的通訊擺脫原始狀態。

雖然這種通訊塔並不可靠,尤其是雨霧天基本就沒用了,晚上燈光只能傳遞簡單消息。

但仍舊讓通訊有了質的改變。

在沿線都是晴天沒有霧的情況下僅僅兩天時間,就能讓南京的消息傳遞到貴陽。

當然,這是理想情況下。

楊慶對張獻忠的最後通牒,用通訊塔直接發到貴陽,然後由貴陽以驛馬接力送到重慶,重慶再由驛馬送到成都,張獻忠做出決定,最終一個月後從成都啟程的李定國帶著張獻忠的決定到了這裏……

“但我們也有條件!”

李定國說道。

張獻忠的確舍不得兩百萬,四川士紳不會主動購買,最終還得他強行攤派,由他和手下將領給楊慶充當推銷員逼迫士紳購買,但這就牽扯到一個利益交換了,他得拿出利益來和士紳們做交換,總不能和李自成一樣上夾棍吧?他可是要做聖主明君的,不能和李自成那麽野蠻,但他付出利益和士紳交換,那麽楊慶就得拿出利益和他交換,說到底他張獻忠也不是楊慶的家奴不會白幹的。

“說,我喜歡開誠布公!”

楊慶說道。

“第一,停止繼續向四川安置皇莊移民。”

李定國說道。

這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在這幾年裏楊慶強行向川東一帶安置了超過三十萬移民,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山東河南甚至河北南逃的移民,在川東以開荒方式建立起兩百多座皇莊,編成了三個民兵軍。因為和當地人語言不通也沒有親戚關系,皇莊的人都極其抱團,日常的軍事訓練和武器的儲備讓他們隨時可以變成軍隊,和他們相比,川東一帶支持張獻忠的士紳完全被壓制。

雙方實際上同樣摩擦不斷。

但涪州的明軍就在那裏看著,駐守重慶的孫可望也不敢動,僅僅士紳的武裝基本上都是被吊打。

要知道皇莊是不交稅的。

皇莊不會給張獻忠交稅,皇莊只交地租,但地租是交給張嫣手下由盧九德負責的皇產監,這時候內庭十二監依然存在,只不過禦馬監改為皇產監而已。司禮監依然是老大,司禮監秉筆太監是韓贊周,但他只管皇宮內部事務,皇產監是二號,提督太監盧九德主管皇莊的地租並兼理張嫣的私產。

這些皇莊地租用於皇室所屬的各種花銷,比如皇宮所有宮女太監的日常開支,皇陵維護,宮殿修繕,不過現在還包括了各地慈幼局。

這個已經逐漸成為大頭。

以張嫣,袁太妃,坤興公主這些人名義在各地開辦的慈幼局,負責收養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還有失去父母的孤兒,皇宮裏那些太監除了跟著王承恩收稅外,主要就是幹這個。至於皇莊的收租不需要他們管,民兵系統內部收完上交一級級送到盧九德手中就行,隨著皇莊越來越多,每年皇產監收入越來越多,早就根本不需要用朝廷的錢。不過同樣各地慈善事業花費也越來越多,南京剛剛開始的義務教育也是皇產監掏錢,這些都是打著張嫣和坤興公主這些人旗號,那些義務教育的小學都冠她們的名。

但對張獻忠來說,這些皇莊就純粹是禍害了,不但不會給他交稅,而且還隨時可能編成軍隊對付他,更重要的是還吸納貧民加入。

這也各地士紳切齒的。

尤其是川東荒地多,那些不願意給地主當佃戶的,在皇莊附近開荒然後報名加入就行,自耕農帶著自己土地加入的也有,而他們都去皇莊的結果只能是士紳減租留住佃戶。反正采取非常手段沒用,加入皇莊就受皇莊保護,敢動硬的人家那邊立刻抄家夥出動了。

話說川東士紳被這些皇莊搞得一個個虛火直冒。

但卻又無可奈何。

張獻忠同樣眼看著他們做大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當年楊慶和他明確講好的。

現在這無疑是個好機會。

“不行,這是當初講好的,我這個人是最講信用,我答應的就一定會辦到,但同樣,別人答應我的事情也必須做到,張獻忠當年答應了這條,那麽他就必須遵守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