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反楊聯盟(第2/2頁)

總之抵抗的成本很高。

至少兩廣士紳覺得還不如讓桂王向他侄子屈膝算了。

這時候桂王已經是永歷了。

他哥哥當弘光天子就當了不到半年時間,緊接著也病死,然後永歷繼位,年號就是永歷,他本人對於向侄子投降也沒意見。南明一年死倆皇帝很詭異,民間已經有傳聞,是因為他爹和他哥哥稱帝,所以才遭受天譴結果才隔半年死一個的。

他也有點害怕。

他們的計劃其實很簡單。

就是龍興天子還都,然後永歷派人來以承認他是皇帝做交換,由朱慈烺把廣東和廣西分別封給永歷和靖江王。

這是實封的。

兩省就是他倆的封國了。

封國內有一切權力,類比朝鮮這樣的藩王,只不過軍隊數量可以商議一下,比如桂王幾個衛,靖江王幾個衛之類的,這個都好說。本來過去他倆都是有自己的護衛的,靖江王始終就是一個衛的五千私軍,以後不過是重新明確下來,達到一個能有限自保又不威脅皇帝的數量而已。

只要朱慈烺同意,那麽永歷就去帝號,重新以桂王身份稱藩。

並作為朱慈烺的外援。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兩廣目前的五萬新軍可是真正新軍,全都是莫裏斯方陣化,甚至也已經開始給火槍兵配刺刀,全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負責訓練,甚至還有倭國雇傭兵。這一點很正常的,實際上葡萄牙人大量使用倭國的雇傭兵,之前荷蘭進攻馬六甲時候,守衛馬六甲城的倭國傭兵比葡萄牙人還多。如果不算士兵戰鬥意志的差距,這五萬新軍可以抵得上明軍的兩個山地軍,這個實力對付楊慶的確不夠,但如果是在江南士紳蜂起而且明軍內部將領倒戈的情況下,對付楊慶就可以說是一支奇兵了。

而對朱慈烺來說,這無疑是夢寐以求的。

他一個光杆皇帝回來肯定不行。

但問題是大明的軍隊都已經被楊慶控制在手了,他就算想下手也很難了,一個皇帝沒有軍隊玩個屁,除非朱慈烺真心回來當傀儡。但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再老實也不可能老實到這個地步,東林群賢也沒法給他另外搞一支武裝,之前聯系張獻忠也沒有進一步結果,這個逆賊明顯勇氣不是那麽足。而永歷的這五萬新軍,就算是朱慈烺的外援,在需要時候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意圖。

朱慈烺需要做的僅僅是封出兩省。

但這兩省本來就在永歷和靖江王的控制下,哪怕楊慶也沒奪回,所以說最多算順水人情,而且朱慈烺一回來,桂王就歸順了,明顯有助於皇帝的聲威。

“你們這是趁人之危啊!”

張國維說道。

“玉笥老弟,你們真得對付不了楊慶,不是我小看你們,你們的那些手段都已經過時了,人家玩什麽都比你們強。軍隊,經濟,民心,甚至於制度,你們說你們的哪一樣能比楊慶做得更好?就是你們辦的報紙都玩不過人家。

他很有本事。

大明三百年難得的奇才,張居正都無法相比。

但可惜他不走正路啊!

四民大會是個好東西,泰西諸國如荷蘭,英吉利等,都有類似的,但人家是推選代表,以土地定資格,沒有土地者無選舉權。

楊慶卻抓鬮。

結果販夫走卒充斥廟堂。

新的內閣制同樣是極好的,聖主垂拱於上,賢臣治事於下,可他非把內閣塞進一半的武夫。

他開海外貿易同樣極好。

可卻讓南北二洋公司壟斷海外貿易。

可以說他所行之法,幾乎每一樣都是好的,但他卻非要將其再帶到一條邪路上,他自己劃出了正途,劃出了陽關大道。可是卻在踏上之後鬼迷心竅般,再歪到邪路上,而且不但是歪到邪路上,還站在邪路上回過頭嘲笑那些欲走正途的,還就不讓別人走正途。如果他不是走邪路,我都覺得有他真是大明社稷之福,這個人真得就像中邪一樣,完全不可理喻。

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必須齊心協力,為大明也是為天下人除去這個禍害。”

丁魁楚一臉神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