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2/2頁)

楊勇沒有多說話,拿著名單找刑科都給事中去了,他走後楊慶看著面前的地圖,然後對等在一旁的史德威說道:“給徐州發報,這場戰爭到此為止吧!”

“濟南不打了?”

史德威愕然道。

就在淄河大戰結束的同一天,明軍也攻克膠州,而淄河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天,當五千清軍的人頭堆在青州城下後,以薛鳳祚為首的青州士紳在城內反正,並為明軍打開城門。他的老師鹿善繼是孫承宗在遼東時候的主要助手,以太常少卿告老,在崇禎九年清軍入關劫掠時候,組織家鄉定興士紳死守,結果被攻破後殉國。

這樣山東清軍基本覆滅,只剩下濟南這一個據點了。

不過這個據點兵力雄厚。

不僅僅是原本濟南的,就連博洛也同樣撤到了濟南,使得濟南的清軍總兵力達到近四萬,而且大清河北岸還有多鐸親自率領的四萬清軍。

這兵力絕對雄厚。

清軍的物資同樣充足。

濟南可是山東清軍的總後勤基地。

更重要的是,博洛為濟南士紳帶去了多爾袞重新走回聖主明君道路上的消息,而且還有包稅制這種振奮人心的,濟南士紳就算不會打一管雞血重新對咱大清死心塌地,至少開門迎王師的事情不會幹了,所以濟南之戰肯定是一場強攻,而且還得是一場血腥的強攻。

這就完全沒必要了。

這就已經進秋天了,如果不能在冬季到來前,硬碰硬攻下濟南,明軍在冬天是沒法發動進攻的。

而濟南本身對明軍戰略意義不大。

這裏對清軍很重要,因為一旦明軍攻克濟南,下一步就是渡過大清河從後方切斷運河,孤立清軍運河防禦的關鍵點聊城。但明軍的戰略本身就不是沿運河進攻,楊慶自始至終對收復北京的戰略規劃就是海上登陸,無論運河線還是西線都是次要的。

奪回濟南的唯一價值就是鎖斷清軍返回山東的大門。

但是……

借多爾袞一個膽子,他也不會再惦記山東了,這樣就沒必要冒險強攻濟南了。

當然,主要是太花錢了。

“不打了,張鵬翼撤到長清,就讓多鐸過大清河,其他各軍維持住章丘,鄒平,青縣這個防禦線,如果多鐸不進攻咱們也別進攻了。那些民團解散,所有參與作戰的民團士兵都發地瓜當種子,至於遣散他們的錢糧另外算。陣亡的按照軍隊陣亡撫恤,有功的同樣按軍隊標準獎勵,至於謝遷的義軍和那些投降的八旗漢軍和朝鮮全部送徐州,在徐州進行整編訓練後編入各軍。”

楊慶問道。

當然,主要是甄別一下。

那些投降的清軍戰鬥力還是足夠的。

“如果多鐸不進攻,那麽就以第十軍接替第九軍駐防魯西,第九軍後撤徐州休整,剛剛北上增援的第五軍接替第八軍,軍部設在章丘。海軍陸戰隊撤回登州休整,第八軍不必撤到沂州,以後留駐青州即可,接下來再調一個軍北上替換。山東戰場上維持兩個軍,一個軍在濟南外圍駐防章丘鄒平青縣,一個軍二線準備支援。魯西前沿同樣一個軍,另外一個軍在徐州二線支援,海軍陸戰隊繼續駐登州隨時準備增援。”

他接著說道。

他的駐防兵力由運輸能力決定。

山東的到手使他獲得了大清河和小清河兩條水運線,南方的物資可以直接海運萊州,然後在萊州換內河船運往前線,他能夠為北方保障的物資供應能力大幅增加。

不過也帶來了饑民問題。

他得向北方運輸糧食以救濟山東的饑民了,而且不是只救濟一次,接下來至少在地瓜推廣開之前,山東還是必須依賴救濟的。也就是說朝廷在未來幾年內,必須得背著山東這個可以說財政上的負擔,每年必須掏銀子填這個窟窿。這也是他對繼續這場戰爭缺乏興趣的原因,打下來的確不是什麽難事,可要養活就不容易了。

而且移民也不容易。

這一帶不是一直都是戰場人口銳減的魯西,無論濟青登萊各州全是遭戰爭破壞最小的。

這是山東人口的核心區。

從古到今一直都是,哪怕就是能把和平年代人口搞到比戰亂年代還低的大元朝,這裏都依然保持著足夠的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