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友誼地久天長

對於這個提議,李來亨就很感興趣了。

畢竟他來一趟總得有點收獲。

實際上楊慶表現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就是不在乎朱慈烺回南京了,他們再敲詐也就沒有什麽意義了,這樣能撈一筆貸款也算是一個安慰獎。懷慶和衛輝本身就是在他們原本防禦計劃以外的,那只是袁宗第上次渡過黃河攻擊清軍側翼時候順手拿到的,這些年連人口都被強制遷移到關中,只有一萬人的軍隊在那一帶屯墾防止清軍騎兵襲擾這段黃河的航運而已。

給了楊慶也一樣。

無非就是把原本順軍幹的活移交給明軍而已。

他們只要控制洛陽就行了。

而向西擴張同樣是他們內部既定的原則,他們向南有劍閣天險,張獻忠在四川也算得上兵強馬壯,至少他們想打下很難,一旦他們在劍閣碰得頭破血流,那多爾袞和楊慶也不是不會趁虛進攻的。

向多爾袞的地盤擴張也是如此。

他們如果和多爾袞在河北陷入鏖戰當中,那張獻忠會快快樂樂地出兵搶漢中,楊慶同樣會快快樂樂地拿下他們的洛陽。

此時的大明互相制衡。

誰先打破平衡都得承受打破平衡的危險。

但向西不一樣。

葉爾羌汗國也就在西域稱雄,本質上不過一個各城聯盟,阿蔔杜拉的地盤看似廣袤,但實際上就是冰川融水灌溉出的散碎綠洲群,總人口加起來最多在五十到一百萬之間。半農半牧,甚至很多地方純農業,能夠動員的總兵力最多十來萬,這還得是把所有能打仗的男人都算上,真正能打的精銳不會超過五萬。

這點實力完全不值一提。

有十萬順軍出玉門,只要後勤能供應得上就輕松掃蕩西域。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後勤肯定是供應不上的。

但如果僅僅是搶哈密和吐魯番就不一樣了,甚至只搶哈密就足以和準噶爾部建立起聯系通道。

這絕對是好生意。

茅山。

大明陸軍第十六步兵軍演習場。

“你倒是夠大方的!”

李來亨騎在馬上,看著一隊隊列陣向前的明軍步兵說道。

這些穿著紅色軍服的士兵,身上都套著板式胸甲,熟鐵鍛造滲碳的鐵甲反射一片耀眼的陽光,頭上帶著造型怪異的笠盔,就像扣了一個鐵鍋在腦袋上。實際上是東德式,這種樣式制造最簡單,一塊燒紅的熟鐵板放在模子上,水力的鍛錘帶著另外一塊模子落下一砸就行,至於腦袋的適應是軟木和皮制內襯來調整。包括胸甲也是這樣制造,熟鐵爐澆模出鐵板,水力鍛錘打到合適厚度,同時也擠出裏面的渣子得到優質熟鐵,燒紅後再砸成型狀,然後扔進滲碳爐滲碳。

成品應該算是中碳鋼了。

只不過沒有坩堝鋼做出來的質量好,因為一些雜質是很難僅僅依靠鍛打來去除,同樣也無法加入一些改變特性的東西。

但做板甲是完全夠了。

因為厚度有限,一般來講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徹底的滲碳,熟鐵滲進足夠的碳之後,當然就是鋼了,只是滲碳不均勻而已。但因為滲碳是一個滲透過程,所以表面含碳量高內部含碳量低,最終既有表面高碳的硬度又有裏面低碳的韌性。

這是優質板甲。

弓箭基本上完全免疫了。

子彈也得在近距離才能擊穿,流彈什麽的可以防住,畢竟這時候都是軟的鉛彈,而且初速都很低,甚至來上五毫米厚都能真正抵擋子彈了。當然,這些板甲也就一點五毫米,畢竟五毫米板甲那得是忠勇侯專用,普通士兵穿那東西基本上也就告別機動性了,而一點五毫米是嚴格測試過的防箭厚度,鳥銃幾乎百發百中的距離外射箭是肯定射不穿,但防子彈那真不是穿這東西的目的。

這是第一個全部換裝新式盔甲的步兵軍,其他舊式棉甲將逐步徹底淘汰掉。

當然,這不是李來亨感慨的原因。

順軍裝備也不差。

他感慨的是楊慶居然會帶他來看明軍的最新式戰術。

在他們身旁經過的步兵,正扛著火繩槍和長矛,邁著整齊步伐走向前方,並且在狹窄的山間排列成一個奇怪的陣型。最前方是長矛兵,長矛兵身後火槍兵與其站成一線,而在這些火槍兵兩側卻各有一組長矛兵,三個長矛方陣成品字夾中間火槍兵,但在後兩個長矛方陣兩翼卻各有一組火槍兵。

在這個三角陣型後面,還是一個長矛方陣,而這個長矛方陣後面卻是一個火槍方陣。

整個陣型就是一個菱形。

而菱形兩邊各有兩門大炮指向前方。

驀然間鼓聲響起。

最中間火槍方陣分左右前出迅速占據前端長矛方陣兩側,與此同時那四門大炮開火,在他們前方山間模擬進攻方的近千名步兵正在以長矛陣發起沖鋒,伴著炮聲響起數量不多的幾個人在裁判呵斥中算中彈很不甘心地退出。而前出的火槍方陣和側翼兩個火槍方陣迅速變陣,原本六層一下子變成三層,一支支火繩槍舉起,槍口同樣全部對準前方進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