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發展後宮與發展國家

建安十六年初秋。

寇封在襄陽城外築二十丈高台,曰求賢台。昭告天下,凡賢才,就算是小節有虧,亦可登台拜將。

天下皆驚。

當初,曹操下令求賢。雖然也是暗示,唯才是舉。但並沒有直接表示,小節有虧的人也可以拜將為官。

而寇封卻是直接如此昭告天下了。

天下唾棄者有之,歡欣鼓舞者也有之。

唾棄者,當然是認為寇封此開天下之先河,若是為官的人,才能卓著。但是德行不修。豈不是要禍亂朝政,天下?

這是取禍之道。

“此人乃庶民出身,不知天下選官無不是以德行為先,德高才能忠君,愛國。而德才低劣,即使是才能卓著,那也是禍國的亂臣賊子。”

河北名士,出身沮家的沮光非常痛心疾首。認為寇封這是開天下風氣之先河。若是寇封用小節有虧的人而亂楚國,這還罷了。若是寇封用小節有虧的人,興盛了楚國。那天下諸侯豈不是要爭相效仿?

到時候,君子不修德業,只修才學。這不是亂天下嗎?

這個叫沮光的人,有個族兄非常的有名,就是昔日袁本初帳下,最為有用的二大謀臣之一,沮授。

因此,影響力不小。

又加上曹操的魏國都城就在河北,因此,寇封此舉在河北一帶,遭了許多人唾罵。

認為寇封這是自掘墳墓的人非常多,也認為楚國將亂。

有唾棄的,當然也有歡欣鼓舞的。

以前國家都取德才兼備的,但什麽是德才兼備的呢?那就一定要有名望的。但是當世天下,有名望的多半是士族。

寒門士族都是因為沒有交際圈子,而被埋沒了。

寇封所說的唯才是舉,真的是想招募那些大奸大惡之輩嗎?不是。最終的目的是招募那些沒有名望,但卻有才能的人。

不過即使小節有虧,猶如曹魏的國家,行為不檢點,儀態非常的狼狽。程昱更是與人多結怨。

蜀漢的法正睚眥必報。這些都算不得什麽大節。

寇封不僅是不會唾棄,反而很欣喜自己手下會出法正這些人。

“楚公這是開取才之先河,楚國必定大興。”

南陽名士,出身寒門的封謝。聽聞了這件事後,覺得大善,稱楚公寇封為明君。

成都,法正的府上。

當法正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連我都想掛官而去了。”

只是,一想到即使去了,也可能只是中流人物。法正這才忍住,繼續留在益州,幫助寇封進入益州,才能得到更大的賞識,與重用。

不管是多少人唾棄,但是擋不住天下寒門士人,以及因為德行稍微有些虧損,而無緣仕途的士人進入楚國。

也有看中了寇封他取才的不拘一格,而認為楚國大興的士人進入楚國。

陸路,馬車雲集,隨行奴仆眾多。

水路,士人攜奴而來,泛舟江河。

襄陽城,在數月間,無比的繁榮了起來。

寇封也有數次登台拜將,招募了昔日吳舊將陳武,齊賀,南陽人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北方的寒門士人張學,封謝。

武皆為領兵校尉,文皆為尚書。

尤其是陳武,齊賀這些人,當初寇封入江東的時候,二人都在自己的郡中為將,後來見孫權兵敗,他們剛想起兵救孫權。

但是孫權就投降了。二人就掛官而去。

寇封也沒有在江東呆多久,沒能親自上訪。

此刻,寇封下求賢令。這二人分別出山,來到了楚國。

都是有領兵經驗的人,寇封不僅拜為校尉,而且還授予兵權。非常的便宜。

這件事在楚國持續了很久,那段時間內,天下士人雲集,楚國呈現了一副盛世的景象。

而且,有更多的士人見楚國穩定,繁榮。人口眾多,有別於中原。一些大族旁支,就舉家而來。

入住楚國,間接的繁榮了楚國。

自此,楚國能用之文武,真的多如過江之卿,多如牛毛,非常的繁盛。

有一句話說的好。

“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撫臨率土,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

意思就是攻取土地,先要兵權。而鞏固政權,要建文德。打仗要先有勝算,而後再戰。

昌隆楚國,以繁衍勢力。鞏固己方,而後才可以兵討天下。

取賢納士,繁榮楚國,才是真正的根本。

節氣進入初冬,天氣漸漸的寒冷了起來。

這日,寇封坐在書房內看書,以炭火取暖。這個時代的取暖非常單調,炭火就是尋常手段了。

幸好寇封的體制強健,不懼嚴寒。

此刻,又坐在屋子內,非常的暖和。

“君上,老夫人特地命奴婢捧了熱湯過來。”這時,門外響起了一個清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