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如何報仇

“不過,要下手,也需要等到明年了。”伊籍嘆了一口氣道。

“是。明年。今年山越,明年士族。一年除掉一害,倒也算便宜。”寇封笑著道。

寇封雖然果決,但也不是沒有剛強太甚的人。江東二害,一年除掉一個是不錯。但若是一年打算除掉兩個。

那就樂子大了。若是士族與山越聯合,那樂子就大了。每十年別想剿滅。

所以,要今年山越,而明年士族。

只要平定了山越,士族,大軍壓境,就可平定。

不過,就算是事後論罪。寇封也不會一概而論。若是識趣的士族,或者是比較清明的士族。匿藏人數少。

寇封也會放過。

畢竟士族也算是一種根基,勢力大了就是禍害,勢力小了反而就是助理。畢竟是讀書人。

如顧雍等人就是出身士族。

相比,若是寇封發招,以顧雍等人的精明,就會乖乖的交出匿藏的人口,以請罪。寇封當然會高高擡起,輕輕放下。

若是固執頑抗,就大軍壓境。

這些都是明年的事情了,寇封暫且擱下。但是有一件事情,寇封得處置了。

“大舉的士族,明年處置。但是有一部分,也是該秋後算賬了。”寇封道。

“主公是指?”伊籍問道。

根據伊籍所知,有與寇封瓜葛的有二族。其一是張溫,此人在江東的時候,對寇封刁難甚深。

甚至於,在寇封出海的時候,還派遣了兒子過來,監斬寇封。結果當然是屍沉大海。不過,這梁子還是結下了。

伊籍跟隨寇封已久,知道寇封大度是大度,但是只對於忠誠於他的人。就像對待自己人,寇封承諾後的事情絕不反悔。

但若是對待敵人,就一定會反悔。

頗有一種對待朋友如沐春風,而對待敵人,陰險狠辣的感覺。

雖然這樣做法名聲會敗壞,但是即得利益會是非常龐大的。會讓敵人感覺到非常畏懼。再者,對敵人反復無常。無所顧忌。

有時候,會收獲很多。

這其二,就是朱族了。

朱族在江東除了兩個大將,朱治,朱然父子。但是這二人與寇封為敵,又都戰死在荊州。

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事後會有後遺症。

這兩大族與寇封的糾葛,幾乎整個江東的士族都知道。

也紛紛在猜測。

如今寇封平定江東,這秋後算賬,到底要怎麽算。

不過,多數人都認為寇封的屠刀會舉起來的。二族滅族在即。

實在是因為寇封這個人的名聲太差了,有時候行事詭異變幻,連兩軍交戰,來使都殺了,還有什麽做不出來?

這二族都是江東大族。與江東勢力盤根錯節。有不少人就在心裏暗暗詛咒寇封。也同情二族的遭遇。

所謂,時人嘆息。

就是現在江東大族的寫照。

此刻,張溫也在秣陵。

張氏乃是大族,在秣陵這種大城內,當然也有房產。雖然張溫畏懼寇封,因為當年他無故刁難寇封。

但也不得不來。

因為他知道,若是他自己請罪,可能還有一線生機。若是貓在家裏,恐怕就難了。

此刻,張府書房內。

張溫與次子張廣一起坐著,張溫的氣色非常的差,非常的蒼白,似乎風一吹就能倒地。頭上的白發也漸漸多了起來。

那個後悔啊。當初為什麽就要獻媚孫權而中傷寇封,甚至於寇封一笑而過,不打算追究了。他還要硬上去,羞辱寇封。

如今才有這樣的滅族之禍啊。

張溫的次子張廣的面色也不好看,甚至於更差。恐懼,膽寒等等,都可以從他的臉上找到。

“父親,根據下人來報,寇封已經進入刺史府了。估計在府中回見了顧雍等人。”張廣報告道。

張族勢力龐大,消息自然靈通的很。

顧雍等人先一步入刺史府,顯然是與寇封會面。

“顧雍這些人,真是聰明啊。為什麽老夫就這麽蠢,不交好寇封,而抱著孫權的大腿不放。如今孫權何在?不過一囚徒,終身都休想再見天日。而寇封呢?威風赫赫,坐擁東南。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張溫的臉上懊悔之色更濃,痛恨自己。

“父親,如今是否該上門請罪了?”堂堂大族族長,卻上門請罪,說出去實在是沒面子,但如今生死存亡,張廣也舍得讓老父前往請罪了,否則,否則就是死罪啊。

“上門請罪若是寇封不加老夫,該如何是好?還是先寫封書信過去,看看情況吧。”張溫卻搖著頭道。

說著,張溫從案上抽出了一卷竹簡。提筆開始書寫了起來。

都是一些道歉,自責的話。把寇封擡舉成為心胸寬廣,如大海一樣,可以乘船的人物。請原諒他的過失。

言辭華麗,但又都盡是阿諛奉承的話。

張溫蹉跎再三,寫了再寫。花費了大約半個時辰後,才寫成了這封書信。交給了張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