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態勢的變化

黃忠奪下桂陽的第五天,黃忠的軍隊出現在了桂陽與長沙的邊界。

五天,自從五天以前,黃忠奪下桂陽以後,休息一日,馬不停蹄的殺向零陵,零陵的守軍並不多,只有小小的三千人。

但是比桂陽的守軍要強橫一些。黃忠付出了與在桂陽交戰中,差不多的代價,才占領了零陵的治所,泉陵。

同樣派遣了五百的兵丁,鎮守城池,照顧傷兵,看管俘虜。

此刻,黃忠的大軍還有五千人。

要是讓別人知道,黃忠只付出了死傷兩千人的代價,就攻破了兩個擁有數千守卒的城池,一定會震驚莫名。

尤其是面對每座城池,只用了一次性的攻擊,就消滅了守軍。

黃忠與他的軍隊,勇猛程度,足夠讓天下人為之側目。

但是此刻黃忠心中卻沒有絲毫的得意之色,神色凝重,沉默不語的策馬向北殺去。他的軍隊而已是如此,沒有絲毫的驕橫。

如一潭死水一般,陌陌奔赴戰場。

因為黃忠知道,這一次只是小勝利。劉封的計劃,太過龐大。北方,西方都有敵人。若是有一環出現了變故,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剛奪下來的兩個郡,可能轉眼間就成了灰飛。

所以,黃忠下令各級將官們憋著一股氣,不能有絲毫的喜悅,驕傲。板著一張臉,向北進發。

上行下效,將軍們憋著氣,士卒們自然不敢冒頭。

所以,這支軍隊才能做到,連破二郡之後,不驕不躁。反而殺氣凝聚,氣勢很盛。

……

江北的幾座城池,方圓數百裏的地方,可以說是江夏最危險的地方。沒有長江天塹,也沒有關隘天險。

所以劉封親自選擇地址,並且親自下令龐統建造城墻,向朗親自經營城池。建造了一座大城。

這座城池名為固。

意思非常的明顯,堅固耐用。

此刻,固城城北,飄蕩著一杆“鄧”字將旗。城池上下,被無數鮮血染紅,殘肢斷臂堆積無數。

這場攻城戰很是慘烈,徐晃的一萬余軍隊很是精銳。乃曹操平定北方的重要力量,素質方面與曹仁當年的二萬大軍很相似。

廝殺起來,殺氣沖天,有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鄧艾守的很辛苦,一方面守軍稀少,只有三千人。另一方面,軍隊的素質確實比不上徐晃的軍隊。

不過也幸好,固城這座城池的城墻,乃是龐統親自建造的,不大不小,剛剛適合守城。又堅固,高大。

依托城池,鄧艾擋住了徐晃一波波的進攻。

此刻,廝殺已經七天了。己方還能戰鬥廝殺的士卒還剩下一千九百余人。損失過前。但是士氣卻很高漲。

鄧艾自有一套訓練兵馬的手段,他的軍隊紀律性很強。

但這絲毫不能掩蓋,鄧艾的這支軍隊,很少經歷血戰的事實。因此,鄧艾的軍隊經歷這場慘烈的攻城戰之後,成長了。

氣質方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神色更加嚴肅,渾身更有殺氣,揮出去的刀刃更加的堅決。士氣也更加的高漲。

鄧艾相信,接下來的戰鬥,他的軍隊損失會越來越少,而徐晃的軍隊會越來越大。

鄧艾身穿一身銀甲,緊繃著一張臉,帶著些許親兵,巡視城墻。忽然,鄧艾駐足了下來。

看著遠方,清晰可見的徐晃大營。

鄧艾冷冷一笑,中原名將又如何,依靠城池,手上精兵。鄧艾堅信自己能夠守到徐晃退走。

……

漢壽城。是一座縣城。

城池不大,也不怎麽顯眼。但是如今城內外屯紮這兩支大軍,一方乃是二萬八千的三郡大軍。

一方則是龐統的一萬大軍。

一方在西,一方在東。

三郡大軍目的是為了搖旗呐喊,並沒有要直接參戰的意思。不,不是直接參與攻打長沙的戰爭。

而龐統的意圖,則是在這邊拖住三郡大軍,等待與黃忠的回合。一起拖著三郡大軍,防止這支偏師。影響到臨湘城內。劉封與五萬蠻兵的對決。

因此,雙方都不主動挑釁。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和平”。

但是這種和平漸漸的大破了。不對,應該說是,趙範,劉度的性子,漸漸的都失去了耐心。

從桂陽,零陵相繼告破之後,趙範以及劉度都漸漸變得焦躁。

城中心太守府書房內。金旋,劉度,趙範都在。

金旋坐在主位上,一臉苦笑的安撫著劉度,趙範。而趙範,劉度二人卻是一臉的陰沉,不耐。

“大局為重,大局為重啊。司馬仲達說的對,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子。留得青山在,總是有出路的。”金旋勸說道,說著,又舉例子道:“就像劉備,一路漂泊,數次拋妻棄子。但是老來還能有子嗣。所以啊,要看開些,子嗣夫人是有的。等此戰過後,曹公論功行賞,位列功臣,封列侯。到時候風光無限,羨煞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