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孫權,劉備無力參戰

廖立心下興奮,劉備則是很高興。

自從吃了劉封這麽多次虧以後,劉備最喜歡看到的就是劉封吃癟。

這固然有私心作祟,但也有雄心。

只有劉封這個勢力弱小了,覆滅了,他才有幾分機會據有荊州啊。

現在司馬懿弄出了一個十萬大軍討伐江夏的殺局,劉備豈能不歡喜?

不管是於公於私,都要歡喜啊。

只是經過無數次風浪以後,劉備的城府更深了,越發的喜怒不形於色。心中歡喜,但是臉上卻是古井無波。

“江夏危難,我心甚佳。”劉備只是微微一笑,回應了廖立一句。

隨即,劉備把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書房中,除了劉備,以及廖立以外,就只有諸葛亮了。

與廖立的活躍不同,最近諸葛亮有一些沉寂,似乎雄心不在了。

這讓劉備感到有一些不安,因為他的計劃都是諸葛亮制定的,當初因為鼎足論,劉備才下定決心趕走劉封,疏遠徐庶。

而現在諸葛亮卻似乎已經離心了。

劉備覺得,應該喚醒諸葛亮的雄心,一起並肩作戰,立下王霸之業。

“如今南方皆弱,局勢詭秘。不知孔明意下如何?”劉備開口道。

見劉備開口問諸葛亮,廖立心下有些不悅,但是強忍住了,沒有出口,只是冷笑著看著諸葛亮。

他本以為徐庶一去,剩下的大敵只有諸葛亮一人。沒想到諸葛亮還比較重情義,居然沉寂了。

有些疏遠劉備。

現如今,與劉備的關系很差了。再無威脅可言。他能說出什麽好話?

似乎是察覺到了廖立的目光,諸葛亮擡起頭看了一眼,眼中深處怒火一閃而逝。

諸葛亮會憤怒,這是很少的事情。諸葛亮天生冷靜,可以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當他憤怒的時候,可想而知是發生了何等的事情。

徐庶,趙雲,魏延剛離開,糧食就到了。再加上最近的流言,諸葛亮怎麽會猜不出來,劉備是賣掉了臣下啊。

不管徐庶有什麽不對,趙雲是不是忠心,魏延是不是無能。這三個人始終都沒有離去。

而劉備把他們賣了,就是不對。

而且諸葛亮敢肯定,唆使劉備這麽幹的,肯定是廖立。

這個小人。以諸葛亮的涵養,也忍不住在心中大罵了一聲。

“主簿大人所言甚是。此戰劉封必定元氣大傷。南方一帶,再無強者,主公可以乘勢而起。”本來不想說話,但是見廖立這個眼神,諸葛亮開口了。

也是吉利話。

“呵呵,如今天下局勢已經明了,劉封等必然衰敗。”廖立不想諸葛亮居然開口了,說的還是正面話。

心中很是驚訝,這家夥往日的時候不是很喜歡諫言嗎。

驚訝的同時,廖立覺得諸葛亮還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必須鏟除,於是假笑道。

暗諷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結局,諸葛亮的話是廢話。

“局勢雖然明了,但是乘勝而起的,只能是蓋世強者,非是人雄不能成勢。正因為局勢明了,主公成勢才顯珍貴。”諸葛亮微微一笑道。

這些年,劉備因為處處打擊,有些喜歡聽軟話。廖立這個人又有能力,劉備才留下來的。

但是現在,諸葛亮與廖立針鋒相對,都報喜不報憂。劉備心下一沉,有些不好的預感。

要是左右謀臣互相鬥,他還能成事嗎?

這麽一想,劉備對於南方傳出,十萬大軍討伐江夏這件事的欣喜也暗淡了下來。看著這左右重臣,頭疼不已。

真是懷念昔日君臣和睦的時候啊,可惜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劉備的眼中少有的黯然一閃而逝。或許,他真的做錯了?不應該把徐庶,趙雲,魏延個賣掉。

這一刻,劉備心中升起了後悔。

一絲喜悅都沒了。

……

天災的時候,洪澇幾乎淹沒了整個江東,大地成了大海,山脈成了小島。如今洪水退走。

但是卻留下了滿目瘡痍。

曾經暴發過小範圍的瘟疫。還有就是糧食派送極為困難,賑災的時候,只能用以米粥。

百姓們一個個面色蠟黃,有營養不良之色。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痛苦的事情。江東的子弟兵們,又一次出征山越了。

這一次不是山越暴亂,前去平叛。而是主動找那些深山老林裏邊的山越人麻煩。

這是讓所有江東人心痛的事情。

六十萬的山越人,換取糧食。如今只交給了江夏四十余萬,還有十余萬的山越人需要靠征戰,靠子弟兵流血征戰,才能湊齊。

勝利的果實讓別人給摘取就已經夠讓人辛酸的了。孫權還得主動把果實交給劉封。這是更讓人辛酸的事情。

這些日子,孫權每日看的公文都是,哪地的百姓吃不飽,縣令求糧食支援。就是江東諸將,在山林中遭遇了山越人的頑強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