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武陵太守金旋

臨沅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都緊閉宅門,昔日繁華的景象已經隨著戰爭而遠去。

尤其對方還是蠻夷。

這本族攻殺,都講究一個仁義,除了少數人,一般都不屠城。與百姓秋毫無犯。

但是外族攻殺,就看天了。

要是那外族蕃王一高興,城破之後還能苟且偷生。要是不高興,就是舉城被屠。

因此,宅門緊閉的同時,不少心頭有熱血的青壯年已經做好了準備。

只要武陵郡守金旋發布命令,征召城中青壯上城頭守城。就會有無數人拿著鋤頭,鐵鏟上城頭。

與外族不死不休。

這種氣氛下,其實有不少人透著門縫,看向外邊的。

這時候,一輛馬車晃晃悠悠的走在大道上。駛向城主府,異常的引人注目。

吳八,劉封收降的那個賊首,因為劉封看著可惜,而命吳八做探子。與五十名士卒一起,監視臨沅城太守府。

因為短時間內,買不通太守府的下人。因此,帶隊的都伯下令在太守府的正門後門外,買了兩處宅院。

本來,還有一些士卒裝作小販時常路過的。但是因為今日城池內少有百姓,為了避免引起懷疑,就把那些人給撤走了。

只留下這兩座宅院緊盯著太守府。

現下就是吳八負責盯哨,吳八本就有幾分膽色,機警。現下是五溪蠻夷造反的時候,又見一輛馬車停在太守府門外。

那馬車上的人,又是氣度不凡,從側面看也只有二十余歲。

吳八的腦中,漸漸的回想起了劉封的交代,一個二十余歲,器宇軒昂的青年男子,必定會出現在武陵,零陵,桂陽的太守府內。

一定要找到。

以抓捕為首,若是沒有機會,就刺殺之。

吳八看了幾眼後,悄悄的掩上了門。放輕了腳步,走向了宅院內部。

這人與劉封交代要探查的人有些相似,現在該稟報都伯大人,想辦法把消息給散播出去。

不提吳八終於探查到了司馬懿的行蹤,讓劉封設下的天羅地網陣有了用武之地。

不知道行蹤已經暴漏,而且被一個知根知底,貪婪的想要把他吞噬的劉封給盯上了的司馬懿在太守府大門前停下了。

此刻太守府前,大門雖然開著,但是守衛森嚴。

士卒們非常機警的看著四周。對於司馬懿也露出了幾分警惕,要不是司馬懿的穿著打扮不凡,又是正大光明的過來。

恐怕士卒們早已經撲上去了。

“還請軍士把這此物呈交給郡守金旋大人。”馬車停下來以後,自有隨從上前,手中拿著一卷竹簡,不卑不吭的對著門前守衛中什長穿扮的人道。

“稍等。”金旋也是個人物,門前的守衛不是那種蠻橫不講理的人物,從先前並沒有盲目撲上去,驅逐司馬懿就可以看出來。

此刻,見這隨從鄭重其事的把竹簡交給自己。很慎重的應了一聲,伸手接過竹簡。

隨即交代了身邊守衛機身,帶著手上的竹簡走進了太守府。

這一切都落在司馬懿的眼中,心中對於用這三郡之兵抵抗,甚至是消弱劉封,有了一些底氣。

這些人雖然不甚強大,軍隊也未必刊用。但是能夠盤踞一方,都是有一些本事的人。

金旋今年三十五歲,雖然祖上的金日磾乃是匈奴外將,但是融入漢人已經數百年了。身上匈奴人所遺留的一些東西早已經消失了。

頭戴冠,面白無須須。是一個正統的不能再正統的漢人士大夫。

那個守衛什長進入大廳的時候,金旋正與郡尉張濤,從事鞏志商議如何對五溪蕃王沙摩渾。

眉目間隱藏著一絲頹廢,因為沒有什麽退敵之策。甚至郡尉張濤還提議,派人向長沙劉封求援。

五萬大軍兵臨城下啊,蠻族又是驍勇善戰。軍士怯矣。

“主公。城外有文人拜書。”守衛進門後,拜見道。

文人拜書?武陵郡相對安康,也有不少文人選擇武陵落戶。往常的時候,也不時有文人求見,或者是拜書。

金旋又比較有頭腦,以能力大小,分授官吏。但是此刻,蠻兵兵臨城下,金旋卻是沒有興致。

正打算揮退了士卒,但卻心中一動。出口的話,卻是不同了。

“呈上來。”金旋朝著士卒,威嚴道。

“諾。”士卒低著頭,把手上的竹簡遞給了金旋。

金旋順勢接過,打開一看,卻是面色微變。隨即,不動聲色的放下了竹簡。擡手對著士卒道:“請那位先生進來。”

“諾。”士卒應了一聲,告退而去。

士卒走後,金旋心中卻澎湃不已。因為這上邊的一句話。漢校尉司馬懿,自北方來。

短短的幾個字,卻是代表了一個勢力,一個龐大的勢力,一個金旋打算投降的勢力。

曹操。

橫掃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底下最強悍的男人。而這個叫做司馬懿的人,就是代表曹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