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留下醫聖

流芳百世?張仲景聞言本古井無波的心,也忍不住波動了一下。

張仲景雖然有一顆醫德仁心,但是也局限於這個這個時代的大潮流,對於名留青史這種事情,還有一定的渴望。

但這隨著年紀增大,這渴望很淡了。稍微波動了一下,就趨於平津了。

“將軍且說。”不過,張仲景還是很給劉封面子,舉拳道。

張仲景的神色趨於平淡,劉封自是看出來了,這位老先生對於流芳百世,並不太執著。心下暗嘆了一口氣。

不過沒關系,都少文臣武將都給說過來了。何況是一個醫聖。

在劉封心中,很少有拉不來的人才,之所以拉不來,只是因為沒抓住弱點而已。

而張仲景的弱點卻也是很明顯。

“我想在西陵建設醫館,聘請老先生坐鎮其中。”劉封微微一笑道。

劉封的話,讓張仲景眉頭一皺,暗自以為劉封是想把他圈養起來,只為劉封一人,一家服務。

因為早年也有權貴這麽暗示過他,張仲景才一怒之下,隱居鄉村。

因此,對於劉封的這番話,張仲景比較反感。

“將軍擡愛,我甚是感激。”張仲景先是說了一句,隨即委婉道:“只是我最近欲傾盡心力,著一本醫術。因此希望自己能心平氣和,躲避俗世。想避走交州。”

劉封心下一驚,沒想到張仲景已經走到這一步了。記得史書記載,張仲景就是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中,避走交州,著書傷寒雜病論。就是這一本書,讓張仲景得到了醫聖的稱號。

也是張仲景與這個時代同時聞名於世的神醫華佗的區別。

華佗雖然神,但只活躍於一個時代,實際影響力實在有限。而張仲景不同,他的傷寒雜病論,影響了萬萬世。

流芳萬世。

劉封先是心下一驚,後是慶幸。幸好張仲景在這個時候露面了,要不如果真去了交州,這世恐怕無緣再見了。

也白白錯過了這個機會。

心下慶幸,但劉封面上卻並沒有顯露分毫。

思量了片刻,誠懇的看著張仲景道:“不知老先生著書目的何在?”

張仲景聞言想也想不想道:“自然是留下經驗,教導世人治病救人之法。”

“恕我直言,老先生的方法有些偏頗了。”劉封搖著頭道。

張仲景聞言心下一驚,擡頭看著劉封,滿目疑惑。

他不是自傲的人,既然有人說他的方法錯了,而且這個人還是劉封,自然是要聽上一聽的。

“請將軍直言。”張仲景鄭重的舉拳道。

“先生本也沒錯,著書乃是好事,只有書才能流放萬萬世而不滅,如黃帝內經等等。但是先生可以做的更多啊。”見張仲景的態度,劉封心下卻是更加喜歡這個老頭了。

即使達到醫聖的高度,也沒有那種自覺,真是如常人一般,不解之處既問。

性子極好,怪不得能有今日成就。

“比如書只是死板的,落入名醫手中,那能活學活用,但要是用在庸醫手中,就是燒飯的柴火,毫無用處。不知,我說的可對?”劉封笑著問道。

“言之有理。”張仲景思量了一下,點了點頭道。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沒辦法的事情,要說天下如此多的兵書,名將卻只有少數。醫書更是如此。

但是張仲景轉念一想,卻是察覺出了劉封似乎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這種問題。心下一動,一雙眼睛直視劉封,隱含期待。

迎著張仲景的目光,劉封笑道:“觀先生醫術天下無雙,但卻少有弟子。不若開設醫館,廣納學徒。教導出無數弟子,救治天下黎民!”

說著,劉封頓了頓,鄭重的對著張仲景舉拳道:“若是先生也有此大志,我願意封先生做醫官,開設醫館,為先生招募學徒。並且輜重一切所需。”

“如此,只要先生花費數年心血,就可以教導出一批弟子,而後弟子再招手弟子。如此開枝散葉,使得整個天下名醫如雨,豈不暢快?”

在劉封誠懇的目光下,張仲景心動了。

以前張仲景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最終無奈放棄了。因為醫者的地位比較低,就算是為皇家服務的太醫,也是賤如狗。

說殺就殺。

所以,廣招門徒那是休想。但是有了劉封的支持就不一樣了。三郡之地,招募數十個弟子,然後弟子再收弟子。

那這個世道的醫學就會達到鼎盛的局面。

如此,小老百姓們治病,就變得簡單許多了。這是張仲景的夙願啊。

而且,教導弟子也不會對他著書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張仲景本身有些隨從的醫術都很高明。

先讓他們教導基礎,當弟子們的醫術到達一定程度後,他再親自出馬。

如此,不耽擱時間,也能著書。實在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