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伊籍要斷孫權一臂

茫茫大海之上,島嶼無數,越是靠近內陸,島嶼越多。

此刻,距離台灣不遠,同樣距離長江也不遠的地方,有幾座島嶼。面積挺大。

這幾座島嶼位置不遠不近,靠近近海的漁夫不會到達這幾座島嶼打漁,同樣,孫權的官吏不會無緣無故的來到這裏探查。

正是隱藏停泊的好地方。

此刻,這幾座島嶼的邊上停靠著五十艘大船。島上到處都有水手牽著戰馬,在島上散步。

戰馬遠洋航行,並不那麽容易,都是病歪歪的。雖然散步也不見得能夠起什麽作用,但至少比把戰馬擁擠在船內好。

其中最大的島嶼上,還有一處臨時搭建起來的營地。

營地雖小,但是五臟俱全。有行軍大帳,同樣營地的中央,還豎著一杆繡著“劉”字帥旗的旗幟。

這座營地是水手們發現的,作為暫時歇息的基地。所以,這座營地是長久存在的,並不會因為船隊離開,而廢棄。

此刻,大帳內。坐著六個人。

六十艘海船,每十艘有一個小吏負責。再加上一個總領隊。就是七人,現在金書已經被蔣欽俘獲。

只剩下了六人。

大帳內的氣氛有些沉悶。

關雲。就是這六十艘海船的總領隊,三十多歲,乃是土生土長的江夏人。水性出色。

沉默了許久,關雲嘆了一口氣道。

“金大人久無消息,恐怕已經是兇多吉少了。”

此前,雖然眾人都猜測是不是真的出問題了。隨著時間的過去,那種絕望氣氛很濃。

但是並沒有真的絕望,其余人都還心生僥幸。

但隨著關雲這句話,大帳內如同炸鍋了一般。

“那怎麽辦?茫茫大海,讓我們如何是好?”

“是啊,糧食雖然還有,但是淡水已經不多了,撐不了多久了。”

“如何返回江夏?”

在場的小吏,雜七雜八道。各個都是神色恐慌。

台灣的事情太過重要,就算是在座的都是領隊小吏,但是知道台灣存在的也只有二人。

“住口。”關雲心煩,不由訓斥道。

關雲能做總領隊,自然有他的威望。一聲住口,頓時讓大帳內安靜了下來。

“我想江東已經有了變故,返回江夏是不可能了。”關雲先道了一聲,隨即掃視了一眼大帳內眾人,只見眾人無不恐慌。

“但是,也並不是沒有出路。”說著,關雲微微一笑,站起身體,朝著南方道:“主公派遣我們出海,聯系遼東公孫太守。也給我們留下了退路。”

“在距離此地,幾日路程,有一座大島,名為台灣。能容下數十萬人。此刻,正有太守伊籍率民二十萬,在台灣開疆拓土。”

關雲的話音剛落。大帳內的氣氛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關大人此言當真?”

“莫非是傳聞中的那夷州?”

眾人紛紛激動道。

看著士氣有所提升,關雲松了一口氣。這茫茫大海,若是士氣不振,分崩離即。那就是天大的慘劇了。

“好了。令水手們把戰馬重新拉上船,準備駛向台灣。”關雲一句話,再一次壓下了大帳內雜亂的聲音。

“諾。”眾人轟然應諾。

隨即, 五人迅速的走出了大帳,指揮士卒們拔營,起航。

大約半個時辰後,五十艘海船齊齊起錨,向南駛向台灣。

台灣北方。

豎立著兩座城池,大的叫做台灣城,小的叫做南城。兩座城池都是漢代傳統的土城墻結構。

城池很簡陋,有四座城門,城墻只有一丈高,連城門樓都省了。

雖然簡陋,但是防備那些不懂攻城的蠻夷完全足夠了。

台灣城要靠近大海,算是郡城。治所。囤積了二萬百姓。南城則是對抗蠻夷的南面屏障。

是軍事要塞,沒有屯紮百姓。只有二千軍隊守護。

二十萬百姓,被安排在這兩座城池中間,有村落。同時也有村勇,每個村勇都有一件制式長矛,村中還有少量弓箭手。

除了漢人,還有不斷被攻掠來的數萬蠻夷男女。這些人,都被安排在特殊的村落當中,進行屯田式的勞作。有士卒把守。

經過長達數個月的建設,伊籍差不多撐起了一個郡。現在軍隊大約有一萬三千人。

其中一萬為水軍,三千人是步卒。當初隨百姓而來的,還有一些從江陵奪來的兵器,皮甲。

所以撐起來很簡單。

伊籍依靠這龐大的軍隊,打的蠻夷們步步後退,朝著深山裏邊退走。

經過數個月的征戰,這些士卒們的戰鬥力,也還算可以。

現在依靠著兩座城池,大的村落。二十萬百姓不再像初來的時候那樣戰戰惶惶了。已經可以正常的勞作。

這數百裏方圓的地方,有許多荒田被開墾了出來。百姓在地上忙忙碌碌。

除此之外,台灣還有一座比較龐大的渡口。這是作為水軍訓練的地方。依靠著當初公孫度送的船匠,目前水軍擁有數十艘小型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