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人才用在刀刃上

咳,每天三更一萬字,三七真的是太累了。上一章資料居然都查錯了,向朗,向寵應該是伯侄。而不是兄弟,其中向朗的年紀應該是在三十到四十歲左右。已經改正。

三七向大家道歉。

……

“呵呵,年余未見,二位別來無恙?”就在伯侄兩個言談的時候,卻聽前方傳來爽朗的笑聲。

聲音還有些熟悉。

向寵擡頭看去,眼前一亮。不是公琰先生是誰?向朗的表現比侄子好多了,見蔣琬徒步而來。

他彎身行禮道:“見過公琰先生。”

隨後,向朗才感嘆道:“我居臨沮縣長已經數年,始終如此。無恙無災。”

“呵呵,所以才前來投奔劉江夏?”蔣琬呵呵一笑,問道。

“劉荊州雖然有諸多過失,但其威震荊楚。守牧一方。有劉荊州在,則荊楚安泰。如今劉荊州以去,其犬子繼位。若是再不走,恐怕危矣。”向朗很坦白的承認道。

“如今荊州人心浮動,劉江夏敗曹仁於琉城,威名卓著,所以我與伯父才來江夏的。”向寵在旁邊插嘴道。

“不管原因如何,這來的卻是正好啊。走,隨我去見劉江夏。”蔣琬微微一笑,伸出雙手,一手牽著一人,起腳就往琉城走去。

這也要等我們安排下人後再說啊。向朗伯侄心中對於蔣琬如此猴急,很是驚異。但伯侄二人對蔣琬仰慕已久,很是乖巧的順從了蔣琬。

隨著蔣琬一起走向琉城。

琉城太守府內,劉封剛剛處理完了蔣琬交代上來的一些公文。伸了伸懶腰,打算休息一番。

這些日子,事情進展的還算順利。

移民的事情也差不多處理完了,那一座新城在龐統帶人建造下,也初具雛形了。

除了新城外城墻造好後,要交給什麽人規劃城內這個問題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麽事情了。

所以劉封打算過幾天就南下江夏,住上幾天,然後再去荊州看看,打聽打聽有什麽人才。

現在不比以前了,劉表在的時候,劉封進襄陽得躲躲藏藏,現在掌權的是蔡瑁,劉封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荊州找尋人才了。

正想著人才的事情,劉封也沒想到人才居然自動上門了。

蔣琬帶著向朗二人入城以後,迅速的來到了太守府,根本不用通報,就直入書房。

“主公。”蔣琬走在前邊,向朗向寵跟在身後,進門後,蔣琬對著劉封行禮道。

“免禮。”劉封先是擡手道了一聲,隨即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向朗,向寵的身上。二人的氣度,賣相都不錯。又是蔣琬親自帶進來的。

看了幾眼,劉封有了些眉目,不由感嘆了一句,這缺什麽,什麽就上門了。

只是不知道是誰。是歷史上有名有姓的,或是默默無名之輩。

不管怎麽樣,能勞煩蔣琬親自帶進來的,肯定不是泛泛之輩。

“這二位是?”因此,緊接著劉封就開口問道。

“是宜城向氏子弟,向朗字巨達,這是巨達胞弟之子向寵,都是師從龐德公。”蔣琬笑著介紹道。

“見過劉江夏。”蔣琬身後的向朗兩伯侄聽見蔣琬介紹,不由齊齊對著劉封拜見道。

“有禮了。”劉封面上不動聲色,但是心中卻升起了一股喜悅之情,這兩個人劉封都聽說過,尤其是向寵。

是出師表上都記載,屬於諸葛亮看重的人。諸葛亮那個人看人未必有劉備準確,但是對於人才任用還是挺有眼光的。

而且向寵此人是在歷史上證明自己能力的。

向朗劉封到是沒多少了解的,但是也是蜀漢大臣,似乎是能力很強。

這武將嘛,看向寵才十幾歲年少了一些。但是向朗卻已經成年了,剛好可以托付新城的事情。

劉封道了一聲多禮,向朗伯侄也順言起身。

“馬季常曾盛贊過二位具是千裏之才。今日得見,實乃我幸。”劉封微微一笑,說了一番好話。

這馬良到底有沒有說過,就只有劉封心裏知道了。

但這種盛贊都的話,總會讓人覺得顏面有光的。

向朗伯侄的臉上的笑容,不由多了幾分。向朗對著劉封舉拳道:“季常謬贊了。”

馬氏與向氏都是宜城大族,只是一個是高門大族,一個是當地望族。差別很大。但總歸是同鄉,向朗與馬氏五兄弟還真的都很熟。

“呵呵。”劉封微微一笑,隨即起身對著向朗微微一拜道:“俗話說來的巧,不如來的妙。我正在這琉城外建造大城,因為缺少官吏而頭疼不已。不知先生可否為我解憂?”

旁邊的蔣琬心中為劉封的舉動贊了一聲,向朗伯侄明顯是來投奔的。本是郁郁不得志,才前來投奔的。說實在的有些不體面。

但是隨著劉封先一句贊向朗乃是千裏之才,後一句又是主動招攬,給足了面子,也顯示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