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失傳的火牛陣

劉封也覺得先前的想法有些蒼白了一些,又不是歷史上的孫劉聯合,乃是唇寒齒亡。

江夏距離遼東有數千裏,算是天南地北。

像書中出現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締結盟約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供給糧食,金錢。讓公孫康有了抵抗曹操的資本,以及讓公孫康覺得你有誠意。

遼東公孫氏發家於公孫度,他治理遼東期間,才是遼東強大的起點,換而言之,公孫度等於是江東的孫策。

如今公孫康期間,公孫氏已經很強盛了。但是也有弱點,那就是遼東人口不豐。雖然公孫氏屢次出兵攻打三韓,以及北方少數民族,但是掠奪來的人口,不會耕種。

所以,糧食一直是公孫氏頭疼,以及發展的障礙。若是給公孫氏足夠的糧食,曹操這廝想要滅掉遼東,很難。

而另一方面,劉封多的是糧食。雖然在大旱前夕把糧食運去北方很心疼,但是這個時候也管不了許多了。糧食沒了還可以生產,城池沒了,聲望丟了。就很難再獲得了。

但是,怎麽才能把糧食運過去呢?

劉封皺起眉頭,苦思不已。避過中原的路線也不是沒有,只要從荊州到達漢中,然後去西涼,在穿過大草原,就能進入遼東了。

不過這條路線比穿過曹操的領地更加的危險。草原上的少數民族實在是太多了。

忽然,劉封意識到了繞過曹操這幾個字。劉封雙目大亮,海路。

相比於要穿過曹操的領地去遼東,或是穿越過漢中,西涼,草原進入遼東,海路無疑要安全許多。

只要船只從長江,經過江東在再北上去遼東就行了。

只是這一條路線,在漢末這個時代,可能沒有人走過。船只的發展應該是在戰國期間,當時楚國的船很厲害。

那個時候,沒有人意識到可以走海路。因為海上風浪太大。

到了漢朝,又因為天下一統,南北往來可以走馬車。所以,也沒有人走海路。直到最近,因為漢末諸侯各自割據一方,互相聯系很困難。遼東公孫度,是第一個用海路進行戰爭的人。他派遣自己的部將,橫跨大海,進入青州。

控制過青州的一小塊地方。

但公孫度可能也沒有進行過大航海,把船航行到江東。

沒有人走過,就意味著沒有航海經驗豐富的船員,也就意味著未知。若是把船開出去,在海上的風浪中,全軍覆沒,那就是大悲劇了。

因此,劉封心中產生了一絲遲疑,但隨即,又被心中的無畏給取代了。

周瑜夠厲害了吧?老子一樣把他打趴下。曹操夠厲害了吧?被譽為天時,老子這次要跟他的部將曹仁進行戰爭。

海上的風浪即使在厲害,也是能克服的。歷史的經驗告訴後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機會比後來吃螃蟹的人大的多。

海路。若是能勸說公孫康聯合,就能進一步開發海上貿易,江夏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遼東,以支持公孫康的戰爭,遼東的金銀,甚至是戰馬,可以從海路運回到江夏。

若是能開發出這條航路。劉封心中猛的爆發出了火熱,戰馬。大規模的戰馬。劉封的身體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許久,許久後,劉封才平復了下來。想遠了,現在最緊要的是聯系公孫康,支持公孫康,袁尚,袁熙對曹操進行的戰爭。

當劉封重新恢復理智後,才發現龐統與伊籍正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可能是剛才失態了。劉封的臉上微微閃過一分尷尬。

不過迅速收斂了起來。

“走海路。”劉封擡起頭,看著龐統,伊籍二人,一字一句道。

“海上風浪太大,不可行。”龐統迅速的搖了搖頭道。

“江河之中,都有人覆舟而死,何況是大海。”伊籍也反對道。

“這個我當然知道,但是目前已經沒有辦法阻止曹操了,若是我們消滅了曹仁,他必定南下。這是釘在鐵板上的事情,除非北方發生變故,轉移了曹操的注意力,讓他出兵遼東。”

說到這裏,劉封擡起頭,死死的看著龐統,“我死也要保住江北的五座城池,為此不惜一切代價。錢,糧食,船只,軍隊,我都有。而且,我們的錢實在是太多了,放在倉庫裏,就像是石頭,還不如拿去試試。就算隊伍在海上全部覆滅,我也心甘情願。”

看著劉封死死的盯著自己,眼中閃著攝入的光芒。

龐統艱難點了點頭,道:“若是主公真的願意花費輜重在海上試試。那末將,就為主公抵擋住曹仁。”

但是,龐統說完這一句後,又迅速道:“但若是隊伍在海上覆滅,打敗了曹仁後,曹操提十萬大軍南下,主公您也必須保證,把江北的五座城池付之一炬。人口全部撤到西陵一帶。”

在龐統看來,劉封是在垂死掙紮。限於這個時代人的局限性,龐統認為海上航行,風險太大。幾乎是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