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戰爭的號角

橫刀,一種盛唐時期才被造就出來的刀具。

或許有些人對唐太宗這個人抱著一絲懷疑的態度,但是絕對不會有人不承認,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候。

漢朝雖強,武帝雖剛,但國力確實是不如。

當時唐朝版圖廣袤,城池百姓無數。什麽樣的東西都是處在最頂峰的時候。橫刀就是其中一種。仗著強大的兵器優勢,唐朝前期的軍隊幾乎無人能敵。

唐朝過後,宋朝,以及以後的明朝,中國的兵器都處在下滑的狀態,廉價的制式兵刃,取代的昂貴的橫刀。

無比的悲哀。

而劉封迫切的希望能研制出橫刀,卻不是為了悲哀什麽。他就是想要仗強有力的兵器,抵禦外敵。

比如周瑜,曹仁,曹操等。

如今大敵當前,生死存亡的時候,哪怕是多添加一分實力,也可以增加一分勝利的幾率。何況橫刀這等超級刀具。

懷著迫切的心情,劉封出了後院來到了前院。

前院大廳內,坐著一個男人,這男人大約三十五六歲,面相敦厚,有那麽些沉穩的味道。但是看神情,此刻這男人有些激動,時不時的擡起頭看向大門口。

這男子姓張,名威。乃是劉封親自任命掌管那一幫鐵匠的小吏。

當劉封的身影出現的時候,張威的激動達到了頂峰。豁然站起,上前相迎道:“主公,那橫刀經過眾位工匠的研制,已經初具雛形了。”

“刀呢?”劉封迫不及待的問道。

“那刀還有些優劣,需要鐵匠們為主公講解,因此,尚在武庫內。”張威道。

“走,去武庫。”劉封聞言心中有些失望,但一想到只需片刻,還是能見到橫刀,不由振奮了一下, 道。

“諾。”張威應聲道。

隨即,劉封與張威立刻出了太守府,乘車前往武庫。片刻後,武庫就在眼前了。

劉封下了馬車,與張威一起走進了府庫,隨即又直奔鐵匠作坊。

作坊內,十余個鐵匠正聚集在一起,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他們前邊的一柄刀,這刀長約三尺半。刃薄,窄。

這些鐵匠的眼中,盡是癡迷之色。不時有人伸出粗糙的手,去撫摸刀刃。

他們打了一輩子的鐵,但卻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美麗的刀,不管是從刀身,還是輕重,以及使用程度,它都是工匠們所見過最美麗的刀。沒有之一。

就算是劉封走入的動靜,也沒有引起鐵匠們的注意。

“讓讓,主公來了。”直到張威擠進來,大聲叫了幾句後,鐵匠們這才回過神來,看見劉封站在旁邊,紛紛拜見道:“主公。”

“刀呢?我看看。”此刻,即使這些寶貝鐵匠們,也沒有引起劉封的重視,他的心只期待橫刀的出現。話音未落,劉封自己就看見擺在案上的一柄刀。

這刀盡管與劉封在後世照片上看到的橫刀有些區別,但是大體上卻是一樣的。

看到這把刀的一瞬間,劉封心中的鎮定轟然告破,濃重的喘息著。持續了片刻,劉封這才深呼吸了一口氣,重新鎮定了下來。

很穩重的伸出手,拿起了這柄刀。

入手並沒有冰涼,反而有些溫熱,甚至是燙手。不用想,這柄刀應該是剛剛打造好不久。

握在手中,劉封就已經感受到刀的第一個特點,窄,薄。繼而輕盈。漢代的劍都是很重的,重就笨拙。

而這刀的重量,只有漢劍的四分之一。輕盈,就可以節省體力。

第二個感覺,就是美麗。這刀刀背厚實,到刀刃處才慢慢的變薄。其上露出一些花紋,這些花紋是經過折疊法,鍛造的時候,露出的自然花紋。很是玄奧,美麗。

第三個感覺,就是鋒利。

劉封伸手輕輕的在刃口上劃了一下,只覺得指尖一疼,一滴鮮血流淌了出來。

漢劍的特點就是重,大。耐用。巨大的劍身,可以很好的承受沖撞能力。使得一柄劍能夠反復使用許多次。

但是他的弱點也很突出,那就是不夠鋒利。不夠堅固,因為若是開口太鋒利,就會導致出現缺口。

而劉封所用的這柄刀,就很鋒利。

“剛才張大人說,這刀的優劣需要你們來跟我解釋。這優點我已經感受到了,說說缺點吧。”劉封橫刀在胸,隨即做了個下劈的動作,一聲呼嘯聲中,很輕松的做出了這個動作。

好輕。常年練劍的劉封,心裏忍不住贊嘆。

鐵匠面面相視了一下,從中出來了一個老頭。這老頭劉封認得,姓陳,是這群鐵匠中技術最高超的。

這刀應該就是他造出來的了。

“主公。您以前交代下來的,覆土煆燒,包鋼,夾鋼等等,我們只研究出了覆土煆燒,其他包鋼,夾鋼都是一頭霧水。而這柄刀在鍛造的過程中,只融入了覆土煆燒的方法。自然就談不上,外硬,內軟,中間韌了。”陳鐵匠眼中的癡迷稍微的收斂了起來,有些忐忑的看著劉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