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群公子

站立良久,劉封這才起身,走到了屋子內的一張小案前坐了下來,一邊寫下了休書,一邊也寫了一封信給蔡玉。

讓她派人把費氏的庶出女兒費婷給送回來。如今恩怨已經一筆勾銷。劉封連費舒都放走了,那個連面都懶得見一面的費氏庶出女兒,自然也沒有留下來的道理。

休書,以及劉封寫給費舒的一封信,很快就被人送到了費舒的手中。

費府內,閨房中。

握著手中兩封用棉布書寫好的書信。費舒眸子含著失落與驚喜。驚喜的原因是她的妹妹居然沒有想象中,遭遇到極為慘淡的處境。

劉封已經寫的很清楚了,當日大婚,劉封看都沒看費婷一眼,就命人軟禁了起來。好吃好喝,跟呆在家裏沒什麽區別。

失落的原因,自然是劉封的度量。當她認為劉封是她見過男人中度量最大的一個後,劉封又給了她一個驚喜。

想著自己錯過了這麽一個人,費舒豈能不失落?

希望能再見吧。費舒緊緊的握著手中的書信,心中很是失落。

天色漸漸黑暗,蔡瑁的座駕在數十名護衛的簇擁下,緩緩的駛向蔡府。

馬車上,蔡瑁的臉上有些凝重,他接到消息,說是費觀吐血了,其子費驃代父親向劉表告假。

身為荊州從事,費觀的地位很高,但是具體的權責卻不大。因此,劉表慰問了一下,也就準了病假,讓費觀在家休養。

“莫不是談不攏?”蔡瑁想著劉封血氣方剛,忍不下這口氣。不由心中更是凝重,如果真的沒談攏,為了妹妹,少不得要把費氏趕出荊楚了。

眼中戾氣一閃而逝,蔡瑁暗暗想著。

很快,馬車就駛到了蔡府大門外。蔡瑁下了馬車,行到前院,問明了劉封在書房後,又急匆匆的向書房內行去。

書房內,劉封正拿著一卷竹簡看著,這是一卷戰國遊俠傳。劉封權當打發時間了。聽到門外傳來動靜,劉封放下了竹簡。擡頭看去,見來人是蔡瑁,不由叫道:“大舅哥。”

“與費觀鬧翻了?”蔡瑁神色凝重的問道。如果真的鬧翻了,布置手段對付費氏是大事,但是如何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把劉封送出江夏,也是當務之急。

“沒有啊,算是和解了。”劉封有些奇怪的問道。

“那費觀為何吐血?”蔡瑁的臉色有所緩和,但卻還是追問道。

“這個我到是不知道。算了,我還是與大舅哥說說我們和解的條件吧。”劉封心中也驚奇,雖然他沒有讓費觀打成如意算盤,但費觀也不至於吐血啊。但見蔡瑁追問,劉封還是把事情的經過給說了一遍。包括和解的條件,那十萬石的糧食。

“那倒是奇了,我接到消息說費觀在府門前吐血,費府一片大亂。”蔡瑁聽完後也很奇怪。

不過,既然兩家已經和解了。蔡瑁也不在這些細小枝節中多做計較了。

想著劉封居然敲了費氏十萬石的糧食,蔡瑁微微一笑道:“那費氏做糧食生意已經數代了,買賣做的很大,有時候我也覺得眼紅。這一筆卻是敲對了。”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劉封心中一動,不由問道:“蔡氏底下,沒有糧食生意嗎?”

“有是有,但是不大。沒有上什麽規模。”蔡瑁搖了搖頭道,所謂術有專精,蔡氏雖然龐大,產業也無數,但是也不可能每樣生意都涉足。

蔡氏的產業更傾向於田地,以及戰船,甚至兵器買賣等。

建安十二年天災一片,長江以南先是旱災,後是洪災。劉封不可能放任這種壯大的機會不管。十萬石的糧食雖然很多,但是面對荊州,揚州等地方的數百萬民眾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換而言之,劉封就算是準備一百萬石的糧食,也會有人向他購買。

按照蔡瑁的話,向費氏購買糧食似乎更容易。但是劉封卻不想與費觀那種人再有所糾葛。所以,還是想麻煩蔡瑁。

“如果我出五萬金,不知道大舅哥能否幫忙買到五十萬石的糧食?”劉封心中斟酌了一下,江夏郡雖然財谷匱乏,但是擠擠,再加上他自己的私房錢,還是能湊夠五萬金的。

蔡瑁卻是大吃了一驚,問道:“你不是已經購買了十萬石的糧食了嗎?那可是能讓十萬大軍用三個月的糧食。”

“江夏治下百姓不多,但是軍隊卻有一萬一,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增加。我想多準備財谷,以備不時之需啊。”不是劉封不願意向蔡瑁解釋,但也不可能直接跟蔡瑁說他知道明年會有一場席卷南方的天災啊,只能做出這樣的解釋。

“到也是,你治下軍隊這般多。也算是窮兵黷武了,靠江夏一地是養不起的。”對於劉封的這個解釋,蔡瑁沒有懷疑。只是頓了頓考慮了片刻後,蔡瑁卻是搖頭道:“這麽大的數量,即使是費氏也難以拿出。何況是我們蔡氏。我只能私下裏動用人脈,幫你籌夠二十萬石,剩下的三十萬石,你若是想要繼續收購,就得向劉表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