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再見水鏡司馬徽

張仲景卻並沒有理會劉封的目光,他在仔細的看了眼黃敘之後就徑直上前握住了黃敘的手,輕輕的閉起了眼睛。

黃敘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不由期待又忐忑的看著張仲景。

張仲景握了一會兒後,放開了黃敘的手。轉頭問劉封道:“是後天所致?。”

“是,乃是勤練武藝,落下的毛病。”在這位醫聖面前劉封不敢托大,抱拳彎身道。

“倒也不是什麽大傷,只是時日日久,積累之下,這傷勢治療起來比較麻煩,非三五年不可治愈。”見劉封證實了自己的猜測,張仲景點了點頭道。

“若能治好,別說三五年,就算是十年我也很高興啊。”見張仲景說自己能救,黃敘心中立刻被狂喜取代,想著母親整日面對自己垂淚的景象,他激動的脫口而出道。

劉封反應要慢一步,看了眼面色激動的黃敘,舉拳對張仲景道:“這孩子從小被這傷痛所折磨,今日猛聽先生說能治好,這才激動難以自制,請先生莫怪。”

看著眼前這個病歪歪的少年人露出了純真的笑容,張仲景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聞言,搖著頭道:“老夫治病救人,最喜歡病人露出這樣歡喜的笑容,怎麽會怪罪。”

劉封肅然起敬,所謂醫者父母心。難怪張仲景成就如此高,原來卻是真的仁心仁德。

“老夫有藥方能治療好這孩子,但是這孩子也必須得留在老夫這裏調理一二月,不知?”張仲景轉頭問劉封道,年紀擺在那裏,張仲景並不缺閱歷,看出劉封並不是此地人。並且風塵仆仆,似乎是趕路來的。

劉封心中算了下時日,發現自己荊州的行程或許還真需要一二月,不由點頭道:“如此就拜托先生了。”

“你就留在這裏吧,等一二月後,我自回來接你。”劉封擡起頭,看著猶自激動的黃敘道,隨即心中卻是想起黃敘倔強的性格,不太放心。叮囑道:“萬事要聽先生的,莫要再生事端,使得你母親難過。”

“大兄放心,我會的。”黃敘重重的點了點頭,道。眼中盡是感激,卻是曉得若是沒有劉封,他此生是萬萬難以見到張仲景這等醫者的。

“告辭。”叮囑完了黃敘之後,劉封朝著張仲景舉拳道。

“請。”張仲景伸手送客。劉封長相英武,站立筆直,盡顯年輕人血氣方剛,又很懂禮儀,並不以他為醫者而有怠慢,叮囑黃敘又是盡顯兄長風範。

張仲景對他印象不俗。

劉封向張仲景施了一禮,便帶著寇水往莊子外走去。張仲景相送,二人在門前告別。

至始至終,張仲景都沒提到診金的事情,而劉封也識趣的沒問。這等人物,若是需要金銀,盡可出入權貴府邸,金銀可滾滾而來。

但他卻隱居在這鄉下,所圖絕對不是財。

告別張仲景之後,劉封命寇水等人駕馭馬車前往襄陽。

此去心情卻是大不同,黃敘的事情解決起來居然異常簡單,簡單到他根本沒費什麽心思。

而治療好了黃敘,就等於是延續了黃家的根。若是他一日不死,黃忠恐怕就會一日跟隨他。

黃忠的事情,算是徹底解決了。

劉封的心情自然而然就放松了下來,此時馬車緩緩向北,前往襄陽。正值開春,沿路隱有綠衣冒出,很是生機勃勃。

跪坐在馬車上,劉封的思緒卻沒有放在沿路景色上。

他在想龐統,出發來襄陽以前,劉封心中對於孟建,石韜,崔定等人也是相當的推崇,但其實最為渴望的還是龐統。

此人不管是三國演義這等小說,還是三國志這等正史上都極為推崇。

羅貫中在小說中,如此贊曰,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鳳雛雖然早亡,但是諸葛亮卻在,觀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穩定蜀國,並且隱隱有向上發展的趨勢,就可以看出與諸葛並列的龐統多麽的有才能。

陳壽著三國志,贊龐統荊,楚之高俊。如魏臣荀彧。而荀彧其人乃是曹操的五大謀臣之一,號稱王佐之才。龐統與荀彧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有一人贊其才能,才名顯天下。

荀彧得名士何颙稱贊為王佐之才,所以荀彧的才能被發覺。

而傳聞中龐統年少時,行為木訥,無人知道他是個奇才,有一日代替他的叔父龐德公上門拜見司馬微,司馬微贊曰,南州士之冠冕。

尤為可貴的是龐統還有識人之明。並且交遊廣闊。人人都喜歡與他為友人。

正史記載,龐統初為吳將周瑜帳下功曹,後來周瑜死,龐統送葬到吳地。事後,龐統與江東的陸績、顧劭、全琮話別,贊陸績為駑馬,有逸足之力。贊顧劭為駑牛能負重致遠。贊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這些人後來都是東吳赫赫有名的人物,位列重臣。後來成就與龐統所盛贊的一字不差。